1 / 4
文档名称:

究竟什么是比.docx

格式:docx   大小:8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究竟什么是比.docx

上传人:ttteee8 2022/6/10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究竟什么是比.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究竟什么是比?
记得小学数学关于比的定义曾有过一次更改,原来是: 比较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两个数的比;现在是: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本人觉得,这两种说法都有 值得商榷之处。
从原始定义看,比是在同类量之间进行的,这体现了究竟什么是比?
记得小学数学关于比的定义曾有过一次更改,原来是: 比较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两个数的比;现在是: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本人觉得,这两种说法都有 值得商榷之处。
从原始定义看,比是在同类量之间进行的,这体现了对 事实的尊重,也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比现行定义要精准得多, 应当予以肯定。但遗憾的是,它同时又强调只能比倍数关系, 不能比大小,这就使数学中的比没有与现实中的比完全吻合 起来,部分地脱离了实际,显得有些狭隘了。
既然是同类量相比,干嘛要限定只比倍数关系,不比大 小关系呢?这完全应当取决于实际情况,需要比什么就应该 比什么。而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如此。譬如:在体育竞技中比 较双方的得分,这难道不是数学问题吗?为什么要把现实生 活中客观存在的这类数学问题与数学中的比割裂开来,将其 排斥在外呢?
从原始定义到现行定义,表面看似乎是在将比和除法统 一起来,从而使比的范畴变得更加宽泛,这貌似是一种进步。 其实不然,如果仔细推敲就不难发现,此定义颇有牵强附会 之嫌,让人感觉它是在将比和除法混为一谈,从而搅乱了学 生的思维,倒不如不改的好。为何这么说呢?
首先,“又叫做”三个字在这里就用得相当的不严谨。 所谓“又叫做”,那就意味着其前后两者应该是同一个事物, 而且其表述也应当是互逆的。比如:因为长方形又叫矩形, 所以矩形就是长方形,长方形就是矩形;因为等边三角形又 叫正三角形,所以正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就 是正三角形;因为质数又叫素数,所以素数就是质数,质数 就是素数……其前后两者仅仅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概念所指 完全是同一事物。然而,比和除法则是不可能完全等同的两 个概念。除法是一种运算,比是一种方法或者说一种关系, 它们岂能等同?所以“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这一 定义根基尚缺,有失严谨。
其次,依照现行教材对比的定义,两个数相除又可以叫 两个数的比,这就意味着只要将两个数相除就是在对这两个 数作比。或者说,除就是比,比就是除。然而,事实果真如 此吗?当然不是!譬如:60千米小时,这是在将60千 米和3小时相比吗?如果是,比的什么?
事实上,就除法来讲,只有同种量之间的包含除法才与 比扯得上关系,而异种量之间的等分除法就该另当别论了。 我们只能说“两个同类量相比可以通过做除法来比较它们的 倍数关系”,而不能因为用除法来比较了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就认为在任何情况下的两个数相除都是在比较这两个数。更 不能在其间去加上“又叫做”三个字!
第三,基于现行教材对比的定义,比号是相当于除号的。 如果照此推论,学生完全有理由认为:既然除就是比,那么 连除就是连比,连比也应该是连除。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 学生之所以会有如此误解,完全是因为在这之前,教材己经 让学生有了相除就是相比的错觉,而且教材也并没有说连比 中的那两个小圆点不是比号。所以,学生产生这种误解是顺 理成章的事。试想,假如我们告诉学生连比不是连除时,学 生要求我们讲出原因和理由,那我们又该如何自圆其说呢?
基于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