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lixinwxy99999999 2022/6/10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次北固山下》
姓 名
学 校
学段
学科

课 题
《次北固山下》
几案
1
教学内容描述
《次北固山下》七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次北固山下》
姓 名
学 校
学段
学科

课 题
《次北固山下》
几案
1
教学内容描述
《次北固山下》七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总结学****古诗的技巧,类诗研读,学生自主阅读《夜雨寄北》。
教材编写意图分析
通过此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 学
目 标
1、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大意。
2、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优美的意境。
3、品味诗句,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重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学****难点:颈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 学
手 段
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自主探究、感悟诗境,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这节课我运用的教学方法是: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联系扩充法。
教学过程
时间
教与学活动设计
设计
意图
修改
建议
导入
从诗歌题目“次”出发,引出诗歌背景。
古代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诗人王湾是北方人,往来于吴、楚之间。这首诗是他一路行来,泊船北固山下,触发思乡之情而写下的。
二、教授新课
(一)诵读
1、听读诗歌
要求:听准字音与节奏(学生划节奏)
2、学生齐读
一、让学生直观了解到诗歌内容,同时引入诗歌的写作背景。
要求:读准字音与节奏
3、老师范读
要求:注意语气和情感
4、学生自由读
要求:注意重音和停连,读出音韵和情感。
5、全班齐读
(二)明意
1、明大意
自由讨论交流,结合注释读懂诗歌大意学生做答。多媒体展示大意,学生齐读。
学法指导:结合注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教师点拨:旅人前行的路在北固山之外,行舟在碧绿的江水之中。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和风顺江吹来,一船帆高高挂起。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思念故乡的书信,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2、悟诗情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哪些诗句是写景,哪些诗句是抒情?
教师点拨:故园之思,乡愁
(四)品技
品析名句
学法指导:
①扣关键词
②赏析意象
③表现手法(修辞)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学法指导:关键词:阔、悬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了哪些景物?
学法指导:1、这两种景象有相同之处吗?
2、这两种景物和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学法指导:用了什么修辞?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