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乳腺彩超对妇女乳腺病检查患病率结果分析
郭春燕 乳腺疾病为妇女常见病、多发病,近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乳腺癌又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上升,成为威胁女性的第一位癌症因此开展乳腺病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摆上了防治乳腺病工作乳腺彩超对妇女乳腺病检查患病率结果分析
郭春燕 乳腺疾病为妇女常见病、多发病,近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乳腺癌又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上升,成为威胁女性的第一位癌症因此开展乳腺病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摆上了防治乳腺病工作的重要位置,为了解本辖区内已婚育龄妇女乳腺疾病的患病情况,以便科学地指导乳腺保健工作,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我单位开展了本辖区妇女乳腺病筛查工作。
1 对象与方法
在2012年3月——2012年5月间,对辖区内493名已婚妇女进行乳腺检查,应用乳腺彩超进行乳房检查,超声技术的应用,虽然有其局限性,但随着技术的日趋完善,尤其是彩色多普勒和弹性超声成像的应用,分辨率高,图像对比清晰,能够发现乳腺内的微小病灶,能够明确区分囊性和实性肿瘤。乳腺疾病的超声检查,-10MHZ的高频探头。
乳腺超声检查时应注意:①检查体位为仰卧位,并于胸部背下置一硬枕,并上举双臂;②必须进行临床触诊和视诊,注意乳房表面形状和皮肤的改变;③了解乳腺X线摄片的结果,结合X线片进行综合分析;④探头适当加压,保证探头与乳房皮肤的无间隙接触;⑤耦合剂均匀涂布,避免接触面有气泡形成;⑥拉网式全面扫查,防止跳跃式检查,以免漏诊。尤其对已触到的肿块或触诊发现的皮肤增厚区应更加注意;⑦纵切与切面扫查相结合,以鉴别病灶与正常的脂肪组织;⑧检查应顺时针方向逐次进行,报告时须注明病灶的顺时针位置处于几点,距乳头的距离,皮下深度及其与胸筋膜的关系;⑨如发现有实质性低回声,应测量其弹性变化或容积变化;⑩对病灶的特征描述应包括:a、内部回声;b、边缘;c、对周围组织的影响;d、压缩性、移动性;e、长、宽、厚三径线;f、后方声影;g、侧方声影。
2 结 果
乳腺病的构成与分类 受检妇女493例,查出患乳腺疾病的人数为248例,%其中,%,其次乳腺结节(低回声)%,见表1。
其中乳腺结节占乳房的右侧为23例,左侧为16例,双例同时存在的为10例。
乳腺增生患者的年龄分布 年龄最小24岁,年龄最大63岁,患病248例,,乳腺病患病的最大风险年龄段是30-50岁的中年妇女,见表2。
患病率以30-49岁年龄组较高,乳腺纤维瘤患病率20-29岁年龄组较高,乳腺癌患病率以40岁以上年龄组较高。
3 讨 论
乳腺增生病的形成过程,它有一个渐趋发展的过程。由于雌/孕激素水平失去平衡,雌激素对导管上皮产生刺激,导致上皮细胞数量的增加;如果孕激素不能把增加的上皮细胞进一步分化成腺泡,就形成了导管增生;随着周而复始的生理周期活动,导管增生程度逐渐加重,导管腔隙逐渐狭窄,而黄体期的分泌并没有停止,使得导管远端逐渐膨胀,分泌物滞留,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腔,发展为囊性增生病。囊壁出现瘤样增殖,形成囊内乳头状瘤病。乳腺小叶增生症的中度、重度不典型乳腺增生者可能会转变为乳腺癌,因此应积极防治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