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最新古诗词中的科学.docx

格式:docx   大小:4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古诗词中的科学.docx

上传人:dajiede 2022/6/11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古诗词中的科学.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古诗词中包含的科学知识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先人在创作时巧妙地借用了许多物理知识,: .
古诗词中包含的科学知识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先人在创作时巧妙地借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使其作品大放异彩。而新课程理念强调注重学科渗透”思想。我们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从中获益的还应有隐藏其中的物理知识,而诗词类的试题成为近几年中考题一道皆丽的风景。
1. 一、古诗词中的能量知识苏轼的诗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词中涉及到能量转化情况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2、李白诗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词中的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机械能。
二、古诗词中的参照物知识1、毛泽东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其中坐地”是相对丁地面是静止的,而任行”则是相对丁太阳在运动2、李白《望天门山》一诗中写到两岸宵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宵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孤帆日边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3、《闪闪红星》歌词中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山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而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岸为参照物。
4、昨夜一阵大风,把井吹到篱笆外面去了”。井被吹走篱笆墙外是以篱笆为参照物的三、古诗词中的热学和分子动理论知识1、陆游《村居山喜》中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诗词中花气袭人'是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加快的结果,而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
2、张旭《山中留客》中纵使晴明无雨色,乳晕深处亦沾衣”。——露的形成(液化)3、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液化)4、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一-散现象(分子的热运动)5、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一-a的形成(凝华)6、郭沫若《游武夷泛舟九曲》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一一扩散现象(分子的热运动)四、古诗词中的声音知识1、唐诗《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声音是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能区分钟”和鼓”是根据音色来判别的。
2、郦道元的《三峡》中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描写。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现象,。
五、古诗词中的光学知识1、诗人高骈在《山亭U日》绿树浓阴U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诗句中浓阴'是光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无光区域;而倒影”则是光反射时的成像现象,并且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唐朝诗人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活月近人”。一一平■面镜成像知识3、潭活疑水浅”一云的折射4、范仲淹诗句皓月千里,静影沉壁”一-的反射、平面镜成像5、李白诗词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一-的直线传播6、刘禹锡《望洞庭》诗句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一-的反射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宵螺”一-面镜成像7、杜牧《盆地》诗句齿破苍苔地,偷它一线天,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一-平■面镜成像。
8、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朝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