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早产儿保健服务指引.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早产儿保健服务指引.docx

上传人:zhangshut 2022/6/12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早产儿保健服务指引.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早产儿保健服务指南》
早产儿营养评价与支持
早产儿具有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胃动力不成熟、免疫力低下、并发症多等特点,是一个极度未成熟的群体。人类和动物研究均表明,在妊娠晚期和生后早期敏感阶段的营养不良将会对远期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血常规、肝功能、碱性磷酸酶、钙和磷代谢等营养相关指标,住院期间每1-2周检测1次,发现异常征象进一步检查。
(五)疾病筛查
.听力筛查:听力的初筛和复查参照《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执行。早产儿属于听力障碍高危人群,应在出院前进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检测。
.遗传代谢病:参照《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进行。
.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对出生体重<2000g、胎龄<32周、患有严重疾病或有明确较长时间吸氧史的早产儿,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1-32周开始进行眼底病变筛查。检查由具有足够经验和相关知识的眼科医师进行。具体筛查方法参照
《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进行。
(六)常见病症的识别
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各系统异常,根据各疾病诊治指南或规范进行处理。
.呼吸系统:注意呼吸困难、呼吸暂停、青紫等症状,及时发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
.循环系统:注意心率、心律、血压、尿量、呼吸困难、青紫、心脏杂音及末梢循环状况,早期识别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休克及先天性心脏病等。
.消化系统:注意喂养困难、呕吐、胃潴留、胎便排出、大便性状、腹胀、肠鸣音及黄疸等情况,及时识别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消化道畸形及高胆红素血症等。
.神经系统:注意精神状况、呼吸暂停、惊厥、肌张力、前因及头围情况,及时识别颅内出血、脑损伤、脑积水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血液系统: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出血表现及其他异常情况,及时发现贫血、血小板减少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感染:注意精神状况、生命体征、肤色、腹部情况等,及时识别早产儿感染迹象。
.代谢:注意监测血气分析、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及骨代谢指标(钙、磷、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及时发现内环境紊
乱,如酸碱失衡、血糖异常、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骨病等。
(七)出院前评估及指导
.出院指征
体重>2000g,生命体征稳定,可以经口足量喂养,体重持续增长,室温下能维持正常体温,疾病已愈或可进行家庭序贯治疗。
.指导
(1)喂养:早产儿出院前由新生儿科医生进行喂养和生长评估,结合出生体重、胎龄及并发症对营养风险程度进行分类,并给予出院后喂养的初步建议。指导母乳喂养,介绍出院后短期内喂养方案及注意事项。
(2)护理:指导家庭护理方法与技巧,紧急情况的处理,如呛奶、窒息、呼吸暂停等。
(3)观察:精神状况、体温、喂养、大小便、体重增长、呼吸、黄疸、视听能力、肢体活动等,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4)营养素补充:一般生后数天内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1000IU/d,3个月
后改为400IU/d,出生后2-4周开始补充铁元素2mg/(kgd),上述补充量包括配方
奶及母乳强化剂中的含量。酌情补充钙、磷、维生素A等营养素。
(5)随访计划:告知早产儿随访的重要性和相关内容,以及首次随访的时间及地点等。
三、出院后管理
按照《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的要求,对出院后首次接受访视或健康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