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的家乡-福建莆田
莆田简介:
莆田,史称“兴化”,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现辖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和仙游县。,陆域面积4119平方公里,,。盛产鳗鱼、对我的家乡-福建莆田
莆田简介:
莆田,史称“兴化”,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现辖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和仙游县。,陆域面积4119平方公里,,。盛产鳗鱼、对虾、梭子蟹、丁昌鱼等海产品,龙眼、荔枝、枇杷、文旦柚“四大水果”驰名中外。文化底蕴深厚,古迹众多,有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250多处,留存了以妈祖、莆仙戏、南少林、三清殿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湄洲湾港是“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深水港湾。
莆田“四大名果”:
兴化龙眼,除部分生食外,大部分焙制成桂圆干,兴化桂圆干驰名中外,枫亭铺头村成为全国桂圆干集散销售中心之一。
莆田别称荔城,莆田的荔枝向来以色香味俱佳被誉为果王,旧时兴化府署还挂有一副很值得莆田人自豪的对联:“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最早确立莆田荔枝品牌的是宋代蔡襄的《荔枝谱》。荔枝共有六十多个品种,而福建的名品有状元红、陈紫和兰竹等
莆田枇杷,系莆田四大名果之一,是莆田市的地理标志产品。种植历史悠久,单果重为中国最大,栽培技术最先进,以果实特大、外观艳丽、肉多味甜、早熟、耐贮运等特点而闻名,主产区常太镇号称“中国枇杷第一乡”。
文旦柚是度尾的名优珍果,又名仙游文旦柚,原产福建省仙游县度尾镇。1984年11月,时任的李先念在福建视察时,品尝之后为它命名“度尾无籽蜜柚”。1983年,经福建省科委鉴评,认定为优良柚类品种,同时被国家农业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研究所确认为是柚类中的佳品。
莆仙戏
莆仙戏是福建的古老剧种之一,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据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琴挑》、《三打王英》、《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秋风辞》、《新亭泪》、《晋宫寒月》、《叶李娘》、《状元与乞丐》、《江上行》等优秀剧目誉满全国剧坛 。2006年,莆仙戏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草闯堂》剧照
莆田旅游:
莆田广化寺(释迦文佛塔)、九鲤湖风景区、天中万寿塔、菜溪岩、九座寺与无尘塔、麦斜岩、梅峰寺、三清殿、南少林寺遗址 、湄州岛(妈祖祖庙)、湄洲岛、瑞云山森林公园、蔡襄陵园、鹅尾山神石园、龙华寺(龙华双塔)、梅妃故里、木兰陂、宁海桥、莆禧古城、宋家香古荔树、天马山、贤良港天后祖祠、御庄园温泉度假村、镇海堤、三叠井森林公园、湄屿潮音。
广化寺初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始名“金仙庵”。后扩建为寺。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睿宗皇帝赐名“灵岩寺”,由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额,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宋太宗皇帝改名“广化寺”。
梅妃原名江采苹,唐玄宗时,作为秀女被选入宫,后封妃。因酷爱梅花,在居住的地方遍植梅树,且建有一亭,取名“梅花亭”,称为“梅妃”。每当梅花盛开,她便成天赏梅作赋。玄宗就戏称她为“梅精”。
梅妃故里
蔡襄陵园
蔡襄陵园,原为蔡襄墓,位于仙游枫亭锦岭将军山下,旧福厦公路西侧。1961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襄(1012—1067),出生于枫亭清泽亭卧牛山(今九社村),于宋治平四年病逝枫亭家中,享年56岁,葬于锦岭,欧阳修为其写“墓志铭”,朝廷追赠少师,谥忠惠,墓前立有一对“石望柱”,上刻对联:“五谏经邦,昔日芳型垂史册;万安济众,今朝古道肃观瞻。”
湄洲妈祖庙,创建于公元987年,是当今世界上3000多座妈祖庙的祖庙,是全球2亿多妈祖信众的精神故园。
妈祖庙祀海上女神林默,历代朝廷还敕封她“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尊号。传说她幼读诗书,得道于玄通法师,善于治病救人,勇于拯溺济困。宋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时年28岁的林默娘,在湄洲岛羽化升天。林默娘即被乡人尊奉为海神并且建庙祭祀,从此此庙的香火不断,成为闽中香火最为鼎盛的庙宇之一。
莆田风俗:
腊月初二过后,家庭主妇一般会挑双日的晴天“扫巡”。
做牙,也称祭牙。腊月十六也是一年中最后一次牙,尾牙过了等于大家又平安过了一年,大家认为这是一种福气,所以就有了“尾牙吃欢喜的”说法了。
吃年糕 红团、番薯起,算是莆田人自己的年糕。红团是民间信仰的产物,各种祭祀活动少不了它。
贴春联 按照莆田的的传统习俗,要在红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