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知识分享
消化内科
漯河医专二附院内二科
舌尖上的幽门螺杆菌
小小细菌不特殊
不是说环境中存在着数以亿万计的细菌吗 这个细菌有什么特殊?
小细菌造就了诺贝尔医学奖
幽门螺旋杆菌(HP)
1982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知识分享
消化内科
漯河医专二附院内二科
舌尖上的幽门螺杆菌
小小细菌不特殊
不是说环境中存在着数以亿万计的细菌吗 这个细菌有什么特殊?
小细菌造就了诺贝尔医学奖
幽门螺旋杆菌(HP)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 ,它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弯曲、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由此于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
大量研究表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导致的。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个涉及多系统和多学科疾病的研究课题,幽门螺杆菌不仅与上胃肠道疾病相关,而且还涉及到许多胃肠道外疾病,现在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还与口腔、皮肤、血液、心血管及呼吸系统乃至与妊娠及儿科等疾病的发生相关。
1、感染率高
2、可能引发胃癌
它存在于胃黏膜及口腔中,可以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幽门螺杆菌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并明确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而由于饮食习惯、居住条件等因素,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常见疾病
1、慢性胃炎—— 患者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后,其在胃上皮细胞表面定居, 幽门螺旋杆菌能破坏了胃黏膜的自我保护机制,幽门螺杆菌能够突破胃酸、蛋白酶的、不溶性与可溶性粘液层的保护作用,破坏胃黏膜,引发胃炎,
常见疾病
2、消化性溃疡——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寄生在胃部破坏了胃黏膜的天然保护屏障和修复功能,致使胃黏膜、十二指肠黏膜、食道黏膜很容易受到胃酸、胆汁等物质的腐蚀却不能够有效修复,从而引发消化性溃疡,
常见疾病
3、胃癌及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样恶性淋巴瘤
幽门螺旋杆菌的代谢产物直接毒害黏膜引起炎症反应,本身也具有基因毒性作用从而引发胃黏膜的恶性转化,引发胃癌,
幽门螺杆菌是怎么传播的呢
幽门螺杆菌是怎么传播的呢
幽门螺杆菌生命力极其顽强,传染性也极强,可以通过手、不干净的食物、餐具等途径传染,正是“病从口入”,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有明显的家庭内聚集现象,所以,主要的传染源可能来自于家庭成员,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等。也就是说,长期、密切接触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重要渠道。
幽门螺杆菌易感因素:
共餐:幽门螺杆菌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口腔传播,据检测,日常生活使用的每双筷子上大约存在幽门螺杆菌1600~3100个;    
  
接吻:经科学检测发现,唾液内可以找到幽门螺杆菌的踪迹,而接吻是交换唾液最直接的方式;    
  
嗜辣:食用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胃粘膜,并降低其抵抗力,从而导致幽门螺杆菌的入侵;    
  
就餐:尤其是外出就餐增加接触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
感染一定会得胃病或胃癌吗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并不一定都得胃病,因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还与其他多种因素相关,如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特别是遗传因素。但是,如果您有长期胃部不适,或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或者有胃癌家族史,那您就属于我们所说的“高危人群”,就要引起重视了。
幽门螺杆菌的症状表现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大多数患者表现隐匿,无细菌感染的全身症状,也常无胃炎的急性期症状,临床上患者往往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表现就诊,如果胃部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在生活中,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幽门螺杆菌会诱发胃泌素大量分泌,导致胃酸过多,表现为泛酸和烧心;
  
——因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损伤,有些病人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症状;    
  
——幽门螺杆菌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可能导致口气重,严重者往往还有一种特殊口腔异味,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法去除,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腔异味的最直接病菌之一
如何检测幽门螺杆菌呢
无创伤性检查包括血清学方法、胃液的PCR和同位素标记物的呼气试验,
创伤性检查均需借助胃镜完成,包括形态学、微生物学等
金标准:C13检测
因为幽门螺杆菌能够产生大量尿素酶,根据这个特点,我们给予患者口服特殊标记的尿素,它进入胃内和尿素酶发生化学反应,其产物最终通过肺内的气体排出,我们通过检测它的浓度来判断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呼气试验”,这种方法非常安全,没有任何创伤,只需吹口气,就能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总共35分钟。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