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超声引导下治疗腕管综合症演示文稿.ppt

格式:ppt   大小:32,611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超声引导下治疗腕管综合症演示文稿.ppt

上传人:qinqinzhang 2022/6/13 文件大小:31.8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超声引导下治疗腕管综合症演示文稿.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超声引导下治疗腕管综合症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四十一页。
概述
腕管综合征,又名腕管狭窄症、正中神经挤压征或腕管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而引起的以手指麻痛为主的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卡压症;由于腕管内容积较复杂,已知腕管部神经受压与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有腕部外伤和劳损引起的腕管绝对狭窄和相对狭窄,如外伤引起的腕部骨折、脱位、扭挫伤等,引起管内各肌腱周围组织水肿、增厚。
第十三页,共四十一页。
病因病理
屈腕尺偏固定时间过长,如夜间手腕不自主屈曲位固定;反复的屈、伸腕关节及手指的活动,上肢反复振动,如打字员、乐器演奏员、电钻工等使腕横韧带增厚,或者腕管内有脂肪瘤、腱鞘囊肿等软组织肿块,引起腕内容物增多,使腕管压力增加,正中神经受压而产生一系列症状。
第十四页,共四十一页。
病因病理
慢性腕管综合征一般根据轻重不同分早、中、晚三期。早期无正中神经病理形状的改变;中期正中神经出现外膜和束膜水肿,此期神经病变是可逆的,减压后可以恢复正常;晚期正中神经的病理变化为,内膜水肿、神经内纤维化,部分脱髓鞘变和轴突退行性变,此期的病理变化部分是不可逆损害。
第十五页,共四十一页。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隐匿,最早出现的症状是手腕部不舒服,在劳动之后和夜晚手放被窝内,由于局部温度增高,腕管内的组织充血或肿胀,使管内压力增高,从而使症状变得明显或加重,所以此时的患者睡觉时常将患手放在被窝外。寒冷季节患指可有怕冷、发凉,出现紫绀等现象。患手腕关节疼痛桡侧4个手指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是常见的症。
第十六页,共四十一页。
临床表现
早期病程在一年以内,患者的上述症状较轻,不持续,仅在夜间或做特殊动作时出现症状。早期,麻木和感觉障碍持续存在,无大鱼际肌肉萎缩或仅见轻度萎缩。患者可有夜晚麻醒史,醒后行甩手或搓手等活动后症状可好转,腕部的不适、疼痛可向前臂、肘部,甚至向肩部放射。有时举手拿电话、梳头或拿报纸等活动即可引起手部麻木加重。
第十七页,共四十一页。
临床表现
拇指不灵活,患手握力减弱,握物端物时,偶有突然失手的情况,到了晚期,症状进一步加重,大鱼际萎缩,手指运动和感觉障碍。出现精细动作受限,如拿硬币、系纽扣困难。病程长者,可有皮肤干燥、脱屑、指甲脆变等现象。
第十八页,共四十一页。
诊断
1、有外伤史或长期手工劳动史,多发于中年女性,40--60岁好发。
2、拇、食、中指及环指桡侧疼痛和麻木,夜间加重。
第十九页,共四十一页。
诊断
3、腕管掌侧有明显压痛,或有条索状硬块。早期可发现桡侧三指感觉过敏,其余两指正常,病程长者,两手对比侧面观,患手大鱼际萎缩,拇指无力。
4、叩诊试验阳性:轻叩腕管近端正中部位(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患者正中神经分布的手指有放射性触电样刺痛感。
第二十页,共四十一页。
神经叩击实验(Tinel征)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一页。
诊断
屈腕试验阳性:病人两肘搁在桌上,前臂与桌面垂直,两腕掌屈,此时正中神经被压在腕横韧带的近侧缘上,40秒后症状加剧即为阳性。
止血带试验:用血压表气囊带置于腕部,充气使气压达20kpa(150mmHg),持续30秒,掌心、手指出现麻木者为阳性。
振感检查:用256频率的音叉击打坚硬物后,用音叉的尖端置于检查指指尖,双手同指对照,观察感觉变化。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一页。
屈腕试验(Phalen试验 )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一页。
诊断
5、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检查对腕管综合征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近侧腕横纹正中神经部位,置一双极电极,测定拇对掌肌或拇短展肌处的运动纤维传导时间。正常短于5毫秒,本症患者测定可长达20毫秒。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一页。
诊断
6、X线检查:腕关节可无异常发现,某些病例有骨质增生、陈旧性骨折影等,个别患者可有腕横韧带的钙化影。
7、MRI检查
8、腕管内压力测定
9、超声检查--超声测量正中神经的截面积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可靠方法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一页。
鉴别诊断
1、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C6神经根受压,临床表现容易与腕管综合征相混淆。但臂丛牵拉试验、压顶、叩顶试验阳性,屈腕试验则为阴性。
2、多发性神经炎:常为双侧发病,不局限于正中神经,尺、桡神经也同时受累,呈手套状之感觉麻木区。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一页。
鉴别诊断
4、脊髓肿瘤:,其症状为进行性加重,并且腕以上、颈、肩等处也有变异。
还必须与周围神经炎,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痛风等相鉴别。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一页。
治疗
1、改变生活习惯
2、休息,制动 局部热敷
3、口服非甾体药物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