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美文 - 白玉苦瓜.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文 - 白玉苦瓜.docx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2/6/14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文 - 白玉苦瓜.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文 | 白玉苦瓜

  相传慈禧太后的陪葬品里有这样一件宝贝——白玉苦瓜。这个权焰遮蔽了“天朝上国”的女人,就算驾鹤西归,也要在极乐世界享有至高无上的荣耀富贵。
  而那时的老百姓死去后,大多是葬在乱坟岗。白玉苦瓜俨然成为了大富大美文 | 白玉苦瓜

  相传慈禧太后的陪葬品里有这样一件宝贝——白玉苦瓜。这个权焰遮蔽了“天朝上国”的女人,就算驾鹤西归,也要在极乐世界享有至高无上的荣耀富贵。
  而那时的老百姓死去后,大多是葬在乱坟岗。白玉苦瓜俨然成为了大富大贵之人的代名词。
  作为一般人,我没有那么好的福气去拥有这件宝贝,甚至也未曾在博物馆见过它的真身。
  对于中产阶层家庭来说,生活里最容易接触到的便是可以下肚的苦瓜。虽不是价值连城,却也晶莹剔透,受众于一般老百姓。
  两种苦瓜,代表了两种人生:一种是生来就有“白玉”的质地,被能工巧匠精雕细琢成艺术品;一种是自然生长,经历风吹雨打,长成碧绿的食用之身。
  要问我推崇哪一种,我自然倾向于后者。相信大多数的人所有是历经了生活的苦涩吧!
  我记得小时候是极其讨厌吃苦瓜的,夹一块放在嘴里,尚未等仔细咀嚼,就有苦彻心扉的感觉,整个舌头苦到仿佛就是一颗苦瓜雕刻而成。
  因此每当妈妈炒一盘苦瓜摆在餐桌上时,我会赌气的不吃这顿饭。尽管妈妈用她老一套的说词:吃苦瓜好,败火,清心。可我还是倔强的喝白开水、吃白馒头。
  然后看着妈妈细嚼慢咽的吃下大半的苦瓜去,她还笑眯眯的故意逗我,“来,吃一口,这苦瓜不苦啊。”
  看着她不在乎苦味的得意表情,我坚定住我的革命立场——肚可饿,不可吃苦瓜。
  因此,我的童年是在和苦瓜做长期剧烈斗争中度过的。我甚至尚有一篇日记专门论述了我对苦瓜的憎恶。我形容它是满脸长了青春痘的暴君,把无尽的苦楚强压给本应泡在蜜罐中的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还是和苦瓜保持着“安全距离”。来到长沙读军校后,我尝到了这里有名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当时我还在想,为啥会有这样大的辨别呢,苦瓜闻着淡淡的清香,吃起来奇苦无比。
  有一次,给家里打电话,妈妈告诉我,她种的苦瓜收获了,一种个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耀下还会发出白玉般的光晕。
  她还问我要不要寄点过来。在我几乎乞求似的回绝后,妈妈咯咯的笑起来。
  事后,我不经意间回忆起妈妈对我说的话时,忽然意识到一种问题:妈妈为什么爱慕吃苦瓜。
  我开始努力的去回忆那段有关苦瓜和妈妈的时光。
  我对于苦瓜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它叫苦瓜,就觉得它苦了。殊不知,它尚有其他滋味是我没有发现的。
  就好比不能简朴概括生活是甜的、是苦的、是酸的同样。多滋多味、丰富多彩是它的属性,只但是我们时常陷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下,自然就被限制了感觉了。等走出来,一切恍然大悟:本来所有是一味调料罢了。
  仔细想来,苦瓜外表虽不是多么的光滑美丽,但碧绿的颜色给人夏日海风般的舒畅,握在手里有一种温润凉爽的感觉。从指间浸入你的血液,顺着周身的脉络,所流经的每一寸肌肤所有如沐清风,亲近自然。
  其实,征服人们味蕾的也正是它的“苦味”。学校食堂也有苦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