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门头沟斜河涧广化寺 [门头沟斜河涧村的梨花]
“文革”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前后招来两个班,其中有徐冰、马晓光、吴长江、方振宁和高荣生等十几位同窗。我们要到郊区体验生活——也就是画画速写,收集点创作素材。记不得为什么选择了门头沟门头沟斜河涧广化寺 [门头沟斜河涧村的梨花]
“文革”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前后招来两个班,其中有徐冰、马晓光、吴长江、方振宁和高荣生等十几位同窗。我们要到郊区体验生活——也就是画画速写,收集点创作素材。记不得为什么选择了门头沟区一种山村住下了。村名曰:斜河涧,由我带队。
由于那座“广化寺”周边3棵千年参天古银杏树,由于寺中那股清泉和雨后山涧的急流,也由于春天的满山梨花、秋天的满坡柿林、赶毛驴运载的人在山路上的喊叫声吸引着我。此后,我常常从城里的西客站乘慢火车来到斜河涧山上的广化寺住上一两天,最后采把野花回城。
解放后,广化寺被破坏了。寺庙拆了,神像毁了,改建了两排平房 。“大跃进”时做过养老院,又做过养鸡场,还做过干部培训班,最后建过党校,也不知办过几期几班,后来荒废了几年。“文革”后,派来一位姓艾的农村老党员、老模范常住看守,半月廿天她家中人从山下送来些粮油、酱油,她再在周边开点地种菜自足。秋后拾些白果洗净晒干,作她的副业收入。
我每次来,带点挂面、二锅头酒给她,住在她的炕上。晚上熄了灯火,听她聊当年如何进城被彭真市长接见等光荣事迹。数年来,她耐着孤单守着那座小院的寂寞。不料一种冬天夜晚,她酒后不醒,中了煤气后着火被烧死了。我曾买了一瓶酒,到她坟上浇了一圈,以表对老好友的哀悼。我儿子读中学时,为此写了一篇长作文,受到了表扬。
我自己也颇受益于斜河涧小山村的恩待,陆续创作了套色木刻和彩绘数幅作品:《大槐树下的农家》、《梨渊》、《梨花盛开时节》、《银杏古树》、《山庄的秋天》、《院里院外》、《秋收》等。
我在斜河涧还结识了小学生王金才和放牛娃王秋生,她们那时也就10岁上下。后来由于工作忙,上世纪90年代初我退休又去了美国,一晃二三十个年头过去了。曾回国几次,时间短,也顾不上旧地重游的闲情逸致。后来回国正赶上春暖花开的季节,便想起了斜河涧山村的梨花。
目前中国是个翻天覆地大变动的时代,建设发展来势之剧烈,是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从都市到农村,但也是喜忧参半,感慨万千。
倒好,一种电话通过114问讯台,获得了斜河涧村委会的电话号码,拨通问“有无一位叫王金才的”,对方立即将王金才家的电话号码告诉了我。立即拨通,对方据说是我,喊着说:“我始终在打听你,据说你去美国了……来吧,梨花正开……你乘地铁到苹果园转公交车,好几路所有通到我们村口……”
当机立断,说走就走,两个多小时达到了斜河涧村。卅近年了,人、地面貌全非,王金才已是四十多岁、留着小胡子开始发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