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对教育传播的初识
教育传播
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我们最熟悉的教育传播就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和九年业务教育以及我们所受的高等教育。
教育传播
教育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传播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互联网引发的教育传播改革
教育传播的构成要素及关系
教育媒体
受教育者
教育者
教育信息
环境
效果
“四要素说”
相互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媒体
受教育者——教育信息
教育者是这个系统的控制者,各种学习条件的安排者,也是教育信息的发送者。包括教师、教材编制者、教育管理者等。教学机器也可以是教育者。在教育传播系统中,教育者的工作,主要是提供和变换信息,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为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教育者
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教育信息的接受者,包括学生、其他学习人员。在教育传播系统中,受教育者的工作,主要是接收、变换、反馈信息,完成学习任务。他在传播过程中起如下作用:(1)把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自己所熟悉的符号,并按自己的经验译成信息意义。(2)受传者是信息的终端,他接收信息后,会产生一定效果,在知识、思想或行为上产生变化。这些变化再会送给传播者,就是反馈,或者再向别人传送他取得的信息,这是受传者也成了传播者。
教育信息
教育信息是教育传播的内容,主要指以知识形式构成的各种课程(也包括控制传播过程的控制信息)。而这些内容和事实不能凭空传送出去,它必须转换为某种符号,然后通过某种“媒体”才能传播出去。
教育媒体
教育媒体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通道,包括传统教育媒体(非电子媒体)与现代教育媒体(电子媒体),其作用在于延伸人体器官的功能,也包括发出与接收信号的器官以及载送声、光、电信号的空间与线路等。不同的媒体可以恰当的传播教育信息。
在教育传播过程的多种关系或矛盾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之一。
在我国,素有重视教师作用的传统,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吸收建构主义理论的合理思想,改革我国的传统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育者——受教育者
传统教育
教师主导
学生被动接受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发展
“现代教育”(理想)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媒体的关系
在教育传播过程中,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与教育媒体是一种人机关系,人是主体,媒体是我们应用的工具,不能本末倒置,是一种协同关系。
受教育者
教育媒体
(工具)
教育者
选择、控制
有效、运用
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方法
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