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双河镇农民人均收入倍增工作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双河镇农民人均收入倍增工作思考.doc

上传人:香菱 2022/6/14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双河镇农民人均收入倍增工作思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双河镇农民人均收入倍增工作思考
马兴安【摘 要】农民人均收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之一,以打造现代农业示范镇为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的进程,切实实现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农民生产生活质量提高。本文通过农民人收入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科学规效带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截至2012年建立有疏菜、养猪、蚕桑等6个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2093户,实现专业合作社收入1500万元。以“专业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
2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
农业生产条件制约发展
一是土地条件差,耕地分散,土层浅薄,导致农民收入低;二是自然气候条件影响,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减产;三是农业耕作粗放,不按农业技术要求耕作,导致农业生产收入不稳定。
产业规模效益影响发展
一是农业产业规模程度低,难以抵卸市场不稳的冲击。截至2012年,%;二是农业生产产品能力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专业社服务功能不键全,为产业生产服务不够。
经济结构单一
农村经济结构上,以种养收入为农民生活来源,靠外出务工收入作生活保障,给农村结构调整带来难度。
3 科学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
农民收入倍增的目标
以建设美好双河为目标,以富民强镇为主题,以突破发展为要求,农民人均收入从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6698元,预测分析到2020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可达到16530元,年均增长率12%,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达到全县中等以上。从构成上逐步优化,实现第一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51%,第二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3%,第三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0%,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6%,农民人均收入结构趋势合理。
制定规划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农业产业园区规划
在规划编制中,要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政府主导、农民主体,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建设、协调推进,扩大试点、平衡发展”的六条原则。结合本镇实际,因地制宜,规划出符合本镇情况的现代农业产业,坚持“优粮壮畜、强烟稳桑,兴林果、抓蔬菜、带魔芋”为产业发展思路,建成烤烟、蚕桑、魔芋、林果四大支柱产业格局。
合理布局主导产业
以产业发展趋势为基础,对河道平川地段规划为设施农业园区,以粮、油、菜为主;对海拨800m以下地段,20°以下的缓坡地、梯坎地规划为种养区,以魔芋、蚕桑为主;对海拔800m以上地段规划为林果区,以烤烟、核桃板栗、优质树木为主。坚持做到“山上兴林果、山下建园区、阳坡栽烤烟、阴坡点魔芋”,逐步发展到2020年镇域主导产业建成烤烟333hm2、魔芋333hm2、蚕桑667hm2、林果6667hm2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园区规划基础先行
要全面安排好道路、排灌系统,满足生产管理和运输的需要。
工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从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培育财源支柱企业,增强乡镇自我造血机能。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拉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通过推进农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