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临床上手术做得很成功,但术后突发不明原因的死亡的情况在每个医院都有发生,有时还因此发生医疗纠纷。这种情况不论是患者家属及临床医生都措手不及。但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病例似乎都归咎于重要器官的梗塞,而忽视了患者内环境的紊乱的问题。
第一页,共二5:1给,因为手术是一个应激,会有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
第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二、外科病人围术期容量状态的评估方法
病史 
体格检查
临床指标
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
第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二、外科病人围术期液体治疗
术后补液
原则: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晶后胶(晶体:胶体=2~4:1) ,见尿补钾。
补液总量为:维持性液体治疗+补偿性液体治疗维持性液体≈生理需要量
补偿性液体:补偿性液体治疗是指对由于疾病、麻醉、手术、出血等原因导致的液体丢失进行补充。
它包括:①术前液体损失量(即禁食禁饮):
体重为1~10kg按4ml/kg/h,
11~20kg按2ml/kg/h,
21kg以上按1ml/kg/h。
对于特殊病人还应包括呕吐、腹泻、高热、异常引流量:
②麻醉和手术丢失量:小手术丢失量为4ml/kg/h,
中等手术为6ml/kg/h,
大手术为8ml/kg/h:
③额外丢失量,主要为手术中出血量。
第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常用的治疗液体
晶体液:晶体液溶质分子小,可自由通过大部分的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内外具有相同的晶体渗透压。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晶体液有: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液、醋酸平衡盐溶液、高张氯化钠溶液等。晶体液对凝血、肝肾功能基本没有影响,缺点是扩容效率低、效应短暂,输注液体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仅约20%的输液量保留在血管内,大量输注可致组织水肿、肺水肿等。
生理盐水 一般用作Na+的补充液或药物输入的载体。
乳酸钠林格液
醋酸平衡盐溶液
高张氯化钠溶液
第十五页,共二十四页。
常用的治疗液体
胶体液:胶体溶液溶质分子质量≥29763u,直径为1~100nm,不能自由通过大部分毛细血管,可在血管内产生较高的胶体渗透压。胶体溶液的优点是维持血容量效率高、持续时间长。胶体液分为人工胶体液和天然胶体液,前者包括羟乙基淀粉(HES)、明胶、右旋糖酐等,后者主要有白蛋白、新鲜冰冻血浆等。
羟乙基淀粉(HES) 明胶
胶体复方电解质溶液 白蛋白
鲜冰冻血浆
一般禁食时间3天内,不用补蛋白质、脂肪。大于3天,每天应补蛋白质,脂肪
第十六页,共二十四页。
液体治疗常见并发症
1、低血容量
液体治疗低血容量的最终目的不仅是纠正心脏输出、维持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还包括改善微循环灌注状态,维持组织细胞充足的氧供,促进组织愈合和器官功能恢复。
除大量失血所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必须及时补充含有凝血因子的新鲜冰冻血浆及红细胞等血液制品以保障氧供外,大部分休克治疗中平衡盐液应作为液体治疗之基础,并根据病人电解质变化相应调整溶质成分与含量,以纠正继发的水-电解质平衡的紊乱。为了维持胶体渗透压,避免组织水肿(例如肺水肿)应当适量输注胶体液,常见晶胶比例为3∶1。
第十七页,共二十四页。
液体治疗常见并发症
2、肺水肿
液体过负荷可致肺水肿,主要原因为肺泡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导致肺泡液体渗出增加,肺间质或肺泡积液,影响血氧交换。临床表现根据病程不同而有所差异。肺水肿间质期,病人可主诉咳嗽、胸闷及呼吸困难,只表现轻度呼吸浅速,可无啰音。
临床治疗可采用吸氧、强心、利尿、β2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减少肺循环血量等方法,必要时应用呼吸机及肾脏替代治疗。
第十八页,共二十四页。
液体治疗常见并发症
3、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是指血Na+<135mmol/L。低钠血症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其严重性与低钠血症的严重程度、血容量水平特别是血钠浓度改变的速度具有相关性。如短时间内发生严重低钠血症,可致严重脑水肿,产生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亦可出现心律紊乱和难治性低血压。当血清Na+浓度<125~130mmol/L时,可表现为恶心、呕吐、不适等症状;当血清Na+浓度<115~120mmol/L时,可致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