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4
文档名称:

发展心理学.ppt

格式:ppt   大小:26,808KB   页数:19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发展心理学.ppt

上传人:太丑很想放照片 2022/6/15 文件大小:26.1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发展心理学.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发展心理学
荣格心理 邓 俊
第一页,共一百九十四页。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青春期:青春期心理学以及青春期与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青少年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最先研究生命全程的发展
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 1961)是最早对成人期的心理进行发展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
艾里克森在荣格研究的基础上,将弗洛伊德的年龄阶段划分到青春期,扩充到老年期
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的问世
何林渥斯(Hollingworth) 的《发展心理学概论》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
古迪纳夫(Goodenough) 的《发展心理学》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
第十六页,共一百九十四页。
(1902-1994)
1902年出生于德国,父亲是丹麦人,母亲是犹太人。非婚生子。母亲再婚。身世保密。
但他总是出现这种感觉:无论如何,他不属于父母亲,并幻想能成为“更好的父母”的儿子。
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
埃里克·H.埃里克森
第十七页,共一百九十四页。
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按照自我的形成与发展划分;
阶段发展的顺序由遗传决定,但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每一阶段都有发展任务和可能形成的品质;
影响是累积的。人格发展渐成说。
第十八页,共一百九十四页。
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阶段
大致年龄
心理社会任务
品质
1
婴儿前期 (0―)
信任――怀疑
希望
2
婴儿后期 (―3岁)
自主――羞耻
意志
3
幼儿期 (3―5岁)
主动――内疚
目标
4
童年期 (5―12岁)
勤奋――自卑
能力
5
青少年期 (12―18岁)
角色同一性――角色混乱
诚实
6
成年早期 (18―25岁)
亲密――孤独

7
成年中期 (25―50岁)
繁衍――停滞
关心
8
成年后期 (50岁以后)
完善――失望
智慧
第十九页,共一百九十四页。
皮亚杰,瑞士人,他的认知理论是发展理论中最重要、最详尽和最有争议的理论。1907年,他发表在杂志上的第一篇文章时年仅10岁。4年后他又发表了一些关于软体动物的文章。这使他萌发了在日内瓦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软体动物的部门供职的愿望,但是博物馆主任知道他还是一个中学生时就拒绝了他的要求。皮亚杰对生物学的研究一直很有兴趣,到1920年,他开始注意到生物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随后的20年中,他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儿童智力的著作。到他84岁逝世那年,皮亚杰已出版40多部著作、发表了200多篇论文。
皮亚杰
第二十页,共一百九十四页。
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九十四页。
思维(认识)的起源?
皮亚杰——相互作用论 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的来自主体,也不是单纯递来自客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知识不是简单地摹写,它必须通过儿童自身的动作和运算才能获得。
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九十四页。
皮亚杰—认知结构发展划分的四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知动作思维水平,动作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
 (2)前运算阶段(2―6、7岁):表象思维水平,具体表现为:
A 泛灵论,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B 自我中心,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C 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 思维的不可逆性。
E 未掌握守恒。
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九十四页。
皮亚杰—认知结构发展划分的四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获得了守恒概念、脱离自我中心性,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进行逻辑运算,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能够提出假设,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问题,其认知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
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九十四页。
四、心理发展的动因(心理发展理论)
1、遗传和环境
2、社会学习
3、主客体相互作用
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九十四页。
心理发展的动因
名称
观点
代表人物
评价
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