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乐府诗:李白《将进酒》.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乐府诗:李白《将进酒》.docx

上传人:老狐狸 2022/6/16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乐府诗:李白《将进酒》.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乐府诗:李白《将进酒》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之来,势不行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行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
  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大,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大。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接说出自己感伤生命短暂而人一下就会变老,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显现出一种对镜自照手抚两鬓、却无可奈何的情态。将人生由青春至年轻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原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原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大。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宏大永恒形诞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气,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概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常用,他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行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风格,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制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 颜色大大增加。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圆满,当尽情欢快。


  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今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行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没有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来突出隐喻,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当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认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人生得意须尽欢”,这好像是宣扬准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此时郁郁不得志。“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奉诏进京、皇帝赐宴的时候好像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再到“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行路难其二》),古时冯谖在孟尝君门下作客,觉得孟尝君对自己不够礼遇,开头时常常弹剑而歌,表示要回去。李白盼望“平交王侯”的,而在长安,权贵们并不把他当一回事,李白借冯谖的典故比方自己的境况。这时又好像并没有得意,有的是绝望与愤慨。但并不就此消沉。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确定人生,确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美的句子。“有用”而“必”,特别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乐观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实现自我抱负的这一天总会来到的,应为这样的将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