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工程质量作法目录第一部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作法第二部分:地下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质量作法第三部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作法第四部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作法第五部分:建筑砌体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作法第六部分:屋面工程施工质量标准作法第七部分:外檐施工质量要求作法第八部分:居住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要求作法第九部分:室内装饰装修质量要求作法第十部分:地面施工质量要求作法第十一部分:给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作法第十二部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作法第十三部分: 冬期施工质量要求作法第一部分: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作法一、水泥土搅拌桩施工 2 1、材料要求: 水泥采用的强度等级为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采用含泥量不超过 5 %的中砂或粗砂, 塑化剂采用木质素磺酸钙, 促凝剂采用硫酸钠、石膏。 2、外加剂掺入比例: (按水泥用量计) 木质素磺酸钙粉减水剂为 ~ %,硫酸钠为 2 %,石膏为 1 %。 3、对竖向承载的水泥土强度, 宜取 90 天龄期试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承受水平荷载的水泥土强度宜取 28 天龄期试块。 4 、搅拌机预搅下沉时,不宜冲水,当遇到较硬土层下沉太慢时,方可适量冲水,但应考虑冲水成桩,对桩身强度的影响。 5 、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 1 %,桩位的偏差不得大于 5cm 。当桩身强度及尺寸达不到设计要求时, 可采用复喷的方法, 搅拌次数以一次喷浆, 一次搅拌或二次喷浆, 三次搅拌为宜, 最后一次提升搅拌宜采用慢速提升。 6、设计停浆面一般高出基础底面标高 , 在基坑开挖时, 应将高出的部分挖出。 7、因故停喷浆, 宜将搅拌机下沉停止在浆点以下 , 若停机时间超过 3 小时,应清洗管路。 8、壁状加固时, 桩与桩的搭接时间不应大于 24 小时。如间歇时间过长,应采取钻孔留出楔头或局部补桩、注浆等。 9、搅拌桩施工完毕应养护 14 天以上才可开挖, 基坑底标高以上 30cm , 应采用人工开挖。 10、检查重点: 水泥用量、桩长、搅拌头转数和提升速度、复搅次数、 3 深度、停浆处理方法等。 11 、成桩 7 天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深度宜超过停浆面下 , 目测搅拌的均匀性,测量成桩的直径,检查数量为总桩数的 5 %。 12、成桩 3 天后, 可采用轻型触探检查每米桩身的均匀性, 检查数量为总桩数的 1 %,不少于 3 根。 13、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荷载试验。荷载试验必须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件时,在成桩 28 天后进行。数量为总桩数的 ~ 1 %,每项单体工程不应少于 3 点。 14 、经触探和载荷试验对桩体质量有怀疑时,应在成桩 28 天后,用双管单动取样器钻取芯样作抗压强度检验,数量为 %,不少于 3 根。 15 、对相邻桩搭接要求严格的工程,应在成桩 15 天后,选取数根桩进行开挖,检查搭接情况。二、静力压桩施工 1 、施工前应对成品桩做外观及强度检验,接桩使用的焊条、半成品硫磺胶泥应有产品合格证,硫磺胶泥半成品每 100kg 做一组试件( 3 件)。 2 、压桩过程中应检查压力、桩垂直度、接桩间歇时间、桩的连接质量和压入深度,对承受反力的结构应加强观测。 3 、施工结束后,应做桩的承载力及桩体质量检验。 4 、测桩记录:应在桩的侧面设置标尺,根据桩机每一次的行程,记录压力变化情况。 4 5 、压桩:一般采取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的顺序。密紧群桩, 可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进行。当有相邻建筑物时, 在相邻建筑物向另一方向进行施工。 6 、为减小静压桩的挤土效应,可采取下列技术措施: ( 1 )对于预钻孔沉桩,孔径比桩径(或方桩对角线)小 5~ 10cm , 深度一般为桩长的 1/3 ~ 1/2 ,随钻随压桩。( 2 )限制压桩速度。 7 、接桩:一般连接方法有焊接、法兰连接和硫磺胶泥锚接三种。焊接和法兰连接适用于各类土层, 硫磺胶泥锚接适用于软土层。采用焊接接桩时, 应先将四周点焊牢固, 然后对称焊接, 焊接件应做防腐处理,上下节之间的间歇应用铁片垫实焊牢。接桩时,一般距地面 1m 进行,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 1cm 。 8 、硫磺胶泥锚接桩要求: ( 1 )锚筋应调直并清除污垢、油迹和氧化铁层; ( 2 )锚筋孔内应有完好螺纹,无积水、杂物和油污; ( 3 )接点的平面和锚筋孔内应灌满胶泥,胶泥试块每工作班不得少于一组。 9 、法兰连接桩上下节之间宜用石棉或纸衬垫,拎紧螺帽,经过压桩机施加压力时再拎紧一次,并焊死螺帽。 10、送桩: 送桩的中心线与桩身吻合一致方能送桩。桩顶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纸垫平,送桩留下的孔应立即回填。 11 、桩顶允许偏差为± 5cm 。 5 三、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