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八上白皮书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八上白皮书答案.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5/13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八上白皮书答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人教八上答案默写、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梳理 1.(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决眦入归鸟(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4)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晨兴理荒秽(6)适与野情惬(7)白头吊古风霜里(8)欲济无舟楫(9)惟吾德馨(10)日暮乡关何处是(11)归雁入胡天(1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3)霜落熊升树(14)白云千载空悠悠(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7)盗窃乱贼而不作(18)其人视端容寂(19)山山唯落晖 2 2.(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偶(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6)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8)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9)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10)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1)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1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6)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7)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8)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1)颓已屑(2)销匿衰载(3)皇(4)斓藩啸 3 (A 项中《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是明末清初人) 、C(A项中《礼记》应为儒家经典; C项中雨果是法国作家) 古文梳理《桃花源记》答案: 1.(1)与人世隔绝的地方(2)不久 2(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2)就顺着原路(回去),处处作了记号。 3.①自然环境优美②社会安定和平③百姓生活和乐(二) 2.①从前的、旧的②计划 3.①捕鱼的人对此感到很诧异。(他)继续向前走, 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②(村人)问(渔人) 现在是什么朝代了, ( 他们) 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三) 1.(1)邀请(2)没有成年 3.(1)这个人(渔人)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知 4 道)的事,听的人都长叹表示惋惜。(2)岳飞因此更加刻苦训练,全部掌握了周同的射箭技术。 ;生活愉快;民风淳朴;社会安定。 ;苦练射箭。短文两篇( 《爱莲说》《陋室铭》) (一)1.(1)多(2)洗涤(3)长枝节(4) 很少 2.(1)我则唯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 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或君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 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4. 示例 l :兰花,兰花无论种于何处都默默无闻地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示例 2: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 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示例 3:桂花, 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入茶, 5 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二)1.(1)多(2)少(3)坚定,有节操(4) 种植,栽培 2.(1)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君子看见它的本性,就会想到那些待人接物不偏不倚的人。 (三) ,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交往人物、日常生活;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核舟记》(一) “屈”,弯曲 3.①(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②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二) 、动作逼真 2.①类似,像②弯曲③善于,擅长④早晨 6 3.①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在手卷下边的衣褶中。②县令起初不懂得珍惜,随便把它悬挂在墙壁上。 4. 通过写猫的反应,从侧面表现画作的精美。如: 县令把画卷拿起来,猫就蹦跳着追赶它,可见画卷上的老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大道之行也》 1.①通“举”②和、平 2.①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②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 ,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三峡》(一) (二)1.(1)日光,这里指太阳(2)逆流而上(3) 有时(4)早晨 2.(3分)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3.(3分)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 渲染三峡秋天萧瑟的氛围,营造一种凄婉诗意的美。 7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