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2022年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鉴赏汉魏晋诗歌鉴赏.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年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鉴赏汉魏晋诗歌鉴赏.docx

上传人:hh思密达 2022/6/17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年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鉴赏汉魏晋诗歌鉴赏.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22年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鉴赏汉魏晋诗歌鉴赏
凛凛岁云暮
(无名氏)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幻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2022年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鉴赏汉魏晋诗歌鉴赏
凛凛岁云暮
(无名氏)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幻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长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展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希。
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此诗凡二十句,支、微韵通押,一韵究竟。诗分五节,每节四句,:一、“游子”与“良人”是一是二?二、诗中抒情主子公即“同袍与我违”的“我”,原委是男是女?三、这是否一首怨诗?答曰:一、上文的“游子”即下文之“良人”,古今论者殆无异辞,自是一而非二。二、从全诗口吻看,抒情主子公显为闺中思好,是女性无疑。但第三个问题却有待斟酌。盖从“游子无寒衣”句看,主子公对“游子”是怜悯的;然而下文对良人又似怨其久久不归之意,则难以说明。于是吴淇在《选诗定论》中说:“前四句俱叙时,‘凛凛’句直叙,‘蝼蛄’句物,‘凉风’句景,‘游子’句事,总以叙时,勿认‘游子’句作实赋也。”其间盖认定良人不归为负心,主子公之思极而梦是怨情,所以只能把“游子”句看成虚笔。其实这是说不通的。盖关四句事实上完全是写实,一无虚笔;即以下文对“良人”的看法而论,与其说是“怨”,宁说因“思”极而成“梦”,更多的是“感伤”之情。当然,怨与伤相去不过一间,伤极亦即成怨。但鄙意汉代文人诗已接受“诗都”熏陶,此诗尤得温顺敦厚之旨,故以为诗意虽悲伤之至而终不及于怨。这在《古诗十九首》中确是出类拔萃之作。一篇第一层的四句确从时序写起。岁既云暮,百虫非死即藏,故蝼蛄夜鸣而悲。“厉”,猛也。凉风已厉,以己度人,则游子无御寒之衣,彼将如何度岁!夫凉风这厉,蝼蛄之鸣,皆眼前所闻见之景,而言“率”者,率,皆也,到处皆然也。这儿天冷了,远在他乡的游子也该感到要过冬了,这是由此及彼。然后其次节乃从游子联想到初婚之时,则由今及昔也。“锦衾”二句,前人多从男子负心方面去理解。说得最明白的还是那个吴淇。他说:“言洛浦二女与交甫,素昧平生者也,尚有锦衾之遗;何与我同袍者,反遗我而去也?”我则以为“锦衾”句只是活用洛水宓妃典故,指男女定情结婚;“同袍”也于《诗·秦风·无衣》,原指同僚,旧说亦指夫妇。窃谓此二句不过说结婚定情后不久,良人便离家远去。这是“思”的起因。至于良人何以远别,诗中虽未明言,但从“游子寒无衣”一句已可略窥端倪。在东汉末叶,不是求仕便是经商,乃一般游子之所以离乡北井之主因。可见良人之弃家远游亦自有其苦衷。朱筠《古诗十九首》云:“至于同袍违我,累夜过宿,谁之过欤?”意谓这并非良人本意,他也不愿离家远行,所云极是。惟游子之远行并非诗人所要表明的风客,我们亦无须多伤脑筋去主观臆测。
自“独宿”以下乃入相思本题。张庚《古诗十九首》云:“‘独宿’已尴尬矣,况‘累长夜’乎?于是情念极而凭诸‘幻想’以‘见’其‘容辉’。‘梦’字下粘一‘想’字,极致其深情也,又含下恍惚无聊一段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