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SPC统计分析!!
2008-08-1915:14
SPC
目录
1什么是SPC
2SPC起源与发展
33。原理简介
4SPC技术原理
5SPC控制图及计算
6SPC控制图(管制图)的实施
7SPC控制图(管制图)异常的动的,不分主次,处于同等地位。
回归分析:分析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SPC控制图及计算
1、常用的SPC控制图
1)计量值控制图
Xbar-R(X-R):平均值与全距(极差)控制图
X-Rm:个别值与全距控制图
2)计数值控制图
P-chart:不良率控制图
Pn-chart:不良数控制图
C-chart:缺点数控制图
U-chart:单位缺点数控制图
2、SPC控制图应用及计算
1)SPC控制图三要素:坐标、管制界限、数据点;构成完整的SPC图。
2)计算:
Xbar-R(平均值与全距(极差)控制图):Xbar二刀Xn/n,R二Xmax-Xmin,R=ERn/n
UCL=X+A2*RLCL=X-A2*R
UCL=D4*RLCL==D3*R
P-chart:不良率控制图P=P‘(NG)/:EN*100%
C-chart:缺点数控制图
U-chart:单位缺点数控制图
SPC控制图(管制图)的实施
1、实施SPC的两个阶段
实施SPC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分析阶段(批量试产阶段),二是监控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所使用的控制图分别被称为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
分析阶段的主要目的在于:
一)、使过程处于统计稳态,
二)、使过程能力足够。
分析阶段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生产准备,即把生产过程所需的原料、劳动力、设备、测量系统等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准备。生产准备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注意一定要确保生产是在影响生产的各要素无异常的情况下进行;然后就可以用生产过程收集的数据计算控制界限,作成分析用控制图、直方图、或进行过程能力分析,检验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统计稳态、以及过程能力是否足够。如果任何一个不能满足,则必须寻找原因,进行改进,并重新准备生产及分析。直到达到了分析阶段的两个目的,则分析阶段可以宣告结束,进入SPC监控阶段。
监控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使用控制用控制图进行监控。此时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已经根据分析阶段的结果而确定,生产过程的数据及时绘制到控制上,并密切观察控制图,控制图中点的波动情况可以显示出过程受控或失控,如果发现失控,
必须寻找原因并尽快消除其影响。监控可以充分体现出SPC预防控制的作用。
在工厂的实际应用中,对于每个控制项目,都必须经过以上两个阶段,并且在必要时会重复进行这样从分析到监控的过程。
2、SPC控制图(管制图)管制界限的调整
1)SPC控制图特性:追溯性、预测性、延续性(稳定性);故SPC控制图的管制界限可以延用。
2)4M1E分析方法,4M1E:人(MAN)、机(MACHINE)、料(MATETIAL)、法(METHOD)、环(ENVIRONMENT);五要素只要有一个发生改变就必须重新计
SPC控制图(管制图)异常的判断及处理
有以下几种情况属管制图异常:
★第二种说法:(——-1991控制图的判断准则)
1个点落在控制线外;
连续9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
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趋势);
连续14个相邻点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