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稻田黄鳝泥鳅养殖技术探究.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稻田黄鳝泥鳅养殖技术探究.docx

上传人:Alphago 2022/6/1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稻田黄鳝泥鳅养殖技术探究.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稻田黄鳝泥鳅养殖技术探究
摘要:稻田养殖黄鳝、泥鳅,不仅可充分利用稻田空间资源,还能最大程度地削减化肥和农药用量,促进生物多样性进展,爱惜稻田的生态平安,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每667m2纯利润在3000元以上。~~15kg或钙镁磷肥15~20kg。
3黄鳝、泥鳅苗种投放
稻田养殖黄鳝、泥鳅时,上海地区一般宜在6月左右(水稻插秧后15d)进行黄鳝苗种和泥鳅苗种的投放。苗种投放前需进行检查和消毒,即先选择出无伤痕、健康、活跃的黄鳝苗种和泥鳅苗种,然后对这些苗种进行消毒,以达到毁灭体表病原菌的目的。具体消毒措施:选择在气温较稳定的中午,将浓度为3%~5%的食盐水(或浓度为8~10mg/kg的高锰酸钾溶液)置于大容器内,将黄鳝苗种和泥鳅苗种投入容器中浸泡10~15min,捞出后再用清水浸泡10~15min,然后再将黄鳝苗种和泥鳅种苗置于装有水稻田环沟水的容器中浸泡15~20min,待黄鳝苗种和泥鳅苗种适应环沟水温后(以防黄鳝苗种和泥鳅苗种由于水温变化产生应激感冒降低成活率),再将黄鳝苗种和泥鳅苗种投放至水稻田环沟内。~2万尾、重20~30g/尾的黄鳝苗种10~20kg。
3
4水体管理
具体措施为:在稻田养殖黄鳝、泥鳅过程中,每天定时查看环沟、浅沟、鱼凼内的水流是否通畅,尤其是在水稻施肥前后、晒田前后以及施药前后,要特别留意水流畅通状况。在梅雨季节、连阴雨天气、夏季暴雨天气时,要特别留意稻田田埂是否稳固、防逃设施是否结实,以防降雨破坏养殖设施、影响稻田养殖水体。在夏季高温、当水下10cm处的水温超过30℃时,要准时进行换水,并提升环沟内水位,一般每10~15d换1次水。施药前,要提升环沟内水位,待施药完成后,要准时换水,换水时水流要尽可能缓,以确保水温温差不超过3℃,以免水温骤变引起黄鳝和泥鳅感冒。
5黄鳝、泥鳅投喂
在黄鳝苗种和泥鳅苗种投放入稻田后的7~10d内不需要投饵。待黄鳝苗种和泥鳅苗种适应稻田环境后,可直接投喂植物源或动物源饲料(如蚯蚓浆、鱼粉、麦麸、玉米粉等),一般将饲料与水混合成团进行投喂,每周投喂2次,投饵范围由大到小,逐步集中在鱼凼四周。在黄鳝苗种和泥鳅苗种投放1个月后,要留意观看调整投饵量,每天的饲料投喂量可逐步提升到黄鳝和泥鳅总重量的5%~8%,以黄鳝和泥鳅在2h内吃完为宜[5]。
5
6黄鳝、泥鳅病虫害防治
稻田养殖黄鳝、泥鳅时,主要通过内外交叉用药(内用药、外用药交替进行)预防病虫害。其中,%%%***%电解维他,每30d投喂1次,每次持续投喂3~5d;外用药为全池泼洒漂白粉(每1t水加入1g)或强***精()或聚维***碘(每1t水加入10g)或生石灰(每1t水加入10g),依据养殖密度每15~30d泼洒1次。
7黄鳝、泥鳅捕捞
黄鳝的捕捞一般在水稻收获后、11月前完成,当黄鳝规格达100g/尾以上时,即可作为商品鳝上市销售。泥鳅和黄鳝的捕捞时间全都,待泥鳅全长达10~15cm时即可进行捕捞出售,捕捞时要留意抓大放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