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论
一、内部控制自我评论综述
内部控制自我评论是指由单位负责人负责实施的,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论,形成评论结论,出具评论报告的过程。单位经过内部控制自我评论发现内部控制的高风围内组织、领导、监察单位的自我评论工作。参与审议内部控制自我评论报告的内容,鉴定内部控制重要缺陷、重要缺陷整改建议,协调停决权限与能力范围的困难与问题,实时向单位负责人汇报自评工作进度与情况。
3)纪检监察处重视管理内部党员员工工作中违犯党风廉政建设、贪污腐败的监察监察工作,从“管人”角度对参与单位各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环节之中的有关岗位人员进行监察。纪检监察处需审核内部控制自我评论报告,监察领导班子在成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的责任执行,监察重要及特殊事务的办理程序的规范。
4)在单位管理成熟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经过单位负责人的授权,能够组建内部控制自我评论工作小组来独立展开内控自我评论工作。内部控制自我评论工作小组能够由跨处室的人员组建,对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论,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论报告,向单位负责人汇报内控评论的结果,敦促内控缺陷的落实整改。
5)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论工作必须获得单位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使单位内控自我评论机构有充分的权威性。同时,内控评论人员必须具备有关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
6)在实践中,如果单位内部考虑到人手缺乏、力量单薄、专业胜任能力不足等因素,能够委托拥有专业能力的中介机构实施内部控制评论。此时,审计处须加强对内部控制评论工作的监察与指导。从业务性质上讲,中介机构受托为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评论是一种非保证服务,内部控制评论报告的责任仍旧应由单位负责人担当。
四、自我评论方法与程序
内部控制自我评论工作组经过对被评论单位进行现场测试,综合运用个别访谈、检盘问卷、专题议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剖析等方法,充分收集被评论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凭证,按照评论的详细内容,如实填写评论工作稿本,研究剖析内部控制缺陷。
内部控制自我评论程序一般包括:拟订评论工作方案、组成评论工作组、实施现场测试、汇总评论结果、编报评论报告等。归纳而言,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准备阶段
1)拟订评论工作方案:内部控制自我评论机构须根据单位平时监察与专项监察情况和管理要求,剖析单位经济活动管理过程中的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业务事项,确定检查评论方法,拟订科学合理的评论工作方案,经单位领导班子批准后实施。评论工作方案须明确评论主体范围、工作任务、人员组织、进度安排和费用估算等有关内容。评论工作方案既能够以全面评论为主,也能够根据需要采用重点评论的方式。
2)组成评论工作组:评论工作组是在内部控制自我评论机构领导下,详细担当内部控制检查评论任务。内部控制自我评论机构根据经批准的评论方案,精选具备独立性、业务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的评论人员实施评论。评论工作组成员须吸收单位内部有关处室熟悉情况、参与平时监控的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参加。单位根据自己条件,成立长效内部控制评论培训体制。
实施阶段
1)认识被评论单位基本情况:充分与单位交流组织文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