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红枣文明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6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红枣文明论文.doc

上传人:n22x33 2017/5/15 文件大小:6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红枣文明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陕北红枣文化的生殖、生命象征意义郭冰庐提要陕北特产红枣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陕北人赖以生存的经济食物, 渗透到陕北生活的各个领域,又以“早生贵子”、生殖、生命的意义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红枣文化。这和红枣固有的贫富咸宜的品质有关,也和陕北人枣食工艺的审美修养和红枣崇拜有关。关键词:枣枝——早子生殖蕃衍长寿红枣的品性红枣崇拜红枣是我国的特产, 主要分布在北纬 23 °—— °,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及河南的北部一带。大枣由野生酸枣进化而来,其最大特点是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 对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要求不高。加之栽培简单、结果早、见效快而又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食疗价值三者兼具, 既是备受富贵人家欢迎的高级驻颜益寿食品, 又是贫贱人家度荒的救命果。黄土高原的土壤、气候条件宜于其生长优化, 成为脱贫致富的最佳经济作物。陕北红枣以其质优、价廉、品种丰富而又成本低, 始终是向世界各国出口的首要经济食物。红枣与陕北人相依为命的关系形成了浓烈的以生殖、生命为中心的陕北红枣文化。一在婚礼和生育中红枣是种族蕃衍、生殖崇拜的象征符号在人类的生活中,男女通过婚媾而和合,它既是生理本能的需要,又因此而生儿育女, 使种族得以繁衍和延续。人们在人生最隆重的婚礼仪式中, 找到了最能满足这些条件的象征性植物果实——红枣。所以红枣以一种无可替代的“道具”的身份体面地成为贯穿婚仪全过程的红线。枣树的自然属性是早结果——当年产枣; 结果时间长——百年以上, 有的竟达千年以上; 结果繁——一树可产数百上千斤。因此, 早生子、多生子功能的观念在人们意识中沉淀下来, 并集中地体现在婚俗的极广泛的领域。究其原因, 盖出于人类婚姻的初衷是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以便种族能在地球上得以延续,其本能的成份中逐渐增加了自觉的成份。正是由于这种社会心态,“枣子”就成为“早子”的一种象征符号。而“早子”的前提是以男妇和合的婚姻为物质基础的。所以,“早子”首先就体现在婚礼仪式的各种程序中。陕北独钟于此,更较各地浓烈,亦不无与陕北盛产红枣有关。 1 、订婚(纳吉)时“以枣为塞”、馈枣。订婚时,“男家遣媒送酒盈樽,以枣为塞,俗呼‘定婚’”。①同时, 男方还要赠两袋红枣和二十六个大红枣果馅。果馅赠两个媒人各八个, 女家十个,女家再退回两个以示“礼尚往来”。女家留之八个再分赠亲戚邻里品尝,以示女儿“有主儿了”。这也就是《米脂县志》所载的男家“备簪珥、米麦、枣豆、酒肉各物送往女家,曰‘定亲’(俗称‘带环儿’)”。② 2 、请期(送期)时馈枣二斗。“婚期有日,择吉具米、麦、枣、豆八斗,水礼八色,雄雌鸡、鸭各一对,并簪环、衣服数事(丰俭称家有无) ……,名曰‘送期’。”③“八斗”民间称“八个斗”,其中有红枣二斗,县志中所言“丰俭称家有无”是指贫者可讲定减半为四斗,俗称“四个斗”,其中有红枣一斗。 3、拉枣枝及《拉枣歌》。陕北南部地区, 在婚礼仪式中讲究“拉枣枝”。“拉枣枝”涉及到如下方面:一是道具。道具有两件:一件是事先准备好的成熟落叶的酸枣枝,长数尺,尖刺上扎(“栽”) 满红枣、核桃和面兔儿; 另一件是新缚的扫帚, 扫帚上绕满五色纸条。二是角色。角色由新郎的姑夫、姐夫或其他同辈中口齿伶俐且与新郎、新娘有戏谑、调侃角色关系的人担任, 起码得把《拉枣枝歌》背得滚瓜烂熟, 如能在此基础上即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