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
第一部分:产业环境与产业政策
第一章葡萄酒行业产业环境分析……………………………………2
第二章葡萄酒行业产业政策分析……………………………………2
第二部分:行业整体发展状况
第三章葡萄酒行业整体发展状况分析………………………………3
第四章葡萄酒行业结构分析…………………………………………4
第三部分:行业市场状况分析
第五章葡萄酒产品区域市场状况分析………………………………5 第六章葡萄酒行业主要产品价格走势………………………………9
第四部分: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第七章葡萄酒行业龙头企业竞争态势分析…………………………14
第八章葡萄酒行业新品开发状况分析………………………………17
第五部分:葡萄酒行业前景预测
第九章葡萄酒行业发展趋势预测……………………………………19
萄酒行业产业环境分析
一、消费习惯变化带来发展机遇
从现代酒类消费发展趋势来看,大多数消费者已基本完成由嗜好型饮酒向交际型饮酒和品尝型饮酒过渡;同时,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开始喜好低度酒,并希望能通过饮酒摄取营养以达到调适、护养身心的目的。因此,葡萄酒企业面临大量的机会,只要做好导向性宣传,必将引起更多消费者的关注,从而使葡萄酒消费成为一种时尚。
二、广阔的农村是葡萄酒潜力巨大的市场
当前我国葡萄酒市场主要在大中城市,而农村市场巨大的商机企业还没怎么触及。目前,我国13亿人口中有近9亿农民。近几年以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对消费品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有了很大增加,而且在品种质量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葡萄酒企业应该在引导农民消费上下一番工夫。
三、中国大陆葡萄酒潜在出口市场较大
在菲律宾,单福建籍华裔人口就高达400多万,在印尼,广东、福建籍华裔则有500多万,在新加波、马来西亚等国也有100多万。这些华裔深受中华文化影响,消费能力非常强。最重要的是这些国家华裔的生活习惯、消费行为包括饮酒爱好与我国尤其是东南沿海省市十分相似,这为我国葡萄酒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初步估算,东南亚、港澳台市场对我国大陆葡萄酒的潜在需求、有效缺口大致4-5吨,可谓商机无限。
第二章葡萄酒行业产业政策分析
一、葡萄酒质量将实行三级分级制度
国家葡萄及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将成立专门机构,对葡萄酒的质量进行分级。初步把葡萄酒的等级定为特级、优质和佐餐酒三级。对葡萄酒质量进行分级将分两步走,首先是根据国际标准对葡萄酒中的分类物质种类、蛋白质含量、酒精度等指标进行严格控制;在提升整体质量的基础上,再对生产葡萄酒的原料,也就是葡萄的品种和原产地、酿制工艺以及贮藏包装等环节进行全程抽样监控,最后依据酿酒师不同的口感特性,来确定葡萄酒的等级。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对葡萄酒进行分级是国际通行的做法,而我国生产的葡萄酒只有合格和不合格两种,这会影响国际间日益紧张的市场竞争。推行质量等级制一方面可与国际接轨,采用,另外还可推动葡萄酒质量的提高,促进生产企业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
二、新国标有望于05年初发布
倍受业内瞩目的葡萄酒新国家标准GB15037—2004有望于2005年初颁布,并作为行业强制性行业法规全面代替94年制定的推荐性标准GB/T 15037-1994,以结束目前中国葡萄酒行业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多头存在的混乱局面。葡萄酒新国家标准在产品命名、生产工艺、感官指标等方面做了重大调整。新标准的起点比较高,有利于提高整个葡萄酒行业的向前发展。
三、葡萄酒被列入市场准入管理制度
2004年年底,“葡萄酒及果酒”被列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制度。“葡萄酒及果酒”除必须遵从《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的基本规定外,还必须符合《葡萄酒及果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要求。“葡萄酒及果酒”的申证单元为一个,主要品种有葡萄酒、山葡萄酒、苹果酒、山楂酒等,但以浸泡或者蒸馏工艺生产的果酒暂不纳入。获证产品分为三
类,即:葡萄酒及果酒(原酒、加工灌装)、葡萄酒及果酒(原酒)以及葡萄酒及果酒(加工灌装),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第三批包括葡萄酒和果酒共13类食品已经于2004年底被纳入管理制度,由国家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起草的《葡萄酒及果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已经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并已交付印刷,2005年上半年正式颁布实施。并且目前已经完成对省级“市场准入”核查人员的培训工作。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的基本内容包括:质量管理职责、企业场所要求、生产资源提供、采购质量控制、过程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检验共六个方面,是对食品生产企业的通用要求。
《葡萄酒及果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则是对葡萄酒及果酒生产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