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AMD与Intel曾经的战争.doc

格式:doc   大小:10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AMD与Intel曾经的战争.doc

上传人:40mk0f6 2017/5/17 文件大小:1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AMD与Intel曾经的战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图拉丁 P3 的流水线比赛扬 4 低很多图拉丁 P3 当然强最后来谈谈移动版的图拉丁奔腾 III-M 。这款处理器的技术特征基本等同于桌面版图拉丁奔腾 III, 但是二级缓存增大到了 512KB , 同主频下的性能显然强过桌面版图拉丁奔腾 III 而直追图拉丁奔腾 III-S 。图拉丁奔腾 III-M 显然比桌面版图拉丁奔腾 III 的地位高,因为移动版奔腾 4 处理器发热大功耗高,很难应用在轻薄笔记本上,相比之下发热低功耗低的图拉丁奔腾 III-M 就有了用武之地, 得到了长足发展, 直到奔腾 M 出现以前, 图拉丁奔腾 III-M 都是轻薄笔记本的当然之选。而桌面版奔腾 III 因为性能太强会威胁到奔腾 4, 所以英特尔人为打压它:阉割二级缓存、保持高售价和低产量、鼓励品牌机厂商采用奔腾 4 等等不公正的市场举措。图拉丁奔腾 III-M 的型号很多很复杂, 以正常电压版为例, 主要有 866 MHz/933 MHz/1 GHz/ GHz/ GHz/ GHz 等几款。第二部分英特尔为何要推出图拉丁奔腾 III 及以前的微处理器时代,是一个处理器性能与主频紧密结合的时代。那个时候无论是英特尔还是 AMD , 他们的处理器产品在主频提升的同时, 同样也会带来相应的性能提升。以 Katmai 奔腾 III 为例,在 FSB 相同的情况下, 主频每提升 50MHz , 性能相应提升 7% 左右(参考《 PC Shopper- 电子测试》)。当时英特尔与 AMD 的处理器竞争和现在一样, 说到底就是性能之争。但是当时处理器的性能高低与主频高低是合二为一的事物, 因此性能之争也就是主频之争。从 4004 微处理器推出以来, 英特尔一直就是微处理器性能( 也就是主频) 领先者,而 Cyrix 和 AMD 等则是追随者,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奔腾 III 时代, 直到 AMD Athlo n 推出时为止。还记得当时 AM D 提前宣布将要发布全新架构的 Athlo n 处理器, 主频为 600MH z 的时候, 英特尔着慌了。那时候奔腾 III 还停留在 微米工艺时代, 最高主频仅有 550MHz , 如果让 AMD 超越, 微处理器老大的颜面何在?于是英特尔匆匆忙忙给奔腾 III 加了 电压, 抢先推出了奔腾 III 600MH z 处理器以保持颜面。谁成想 AM D 在如期发布 Athlon 600MH z 处理器的时候,还同时发布了此前根本没有对外宣布的 Athlon 650MHz 处理器!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英特尔在微处理器发展史上第一次被自己的竞争对手超越! 挨了一记当头闷棍的英特尔开始昏招迭出,先是将 Katmai 核心奔腾 III 的外频提升至 133MHz ,推出了奔腾 III 533B 和奔腾 III 600B (有人将这两款处理器说成是新核心,代号 Confidential ,真是天大笑话,各位自己去查查 Confidential 是什么含义,英特尔任何一款没有正式发布的工程样品处理器都有 Confidential 的标记) ,但是性能无法抗衡同主频的 Athlon ,于是采用 微米工艺的 Coppermine 奔腾 III 匆匆登场,主频从 500E MHz 直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