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咏三叹出韵味
严明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阅读教学作了全新的诠释,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自悟自得建立起来的,这与教师的告诉或空洞的说教不可同日而语。
【片段三】以演促读,激起情感波澜
(生练读第三部分“笑谈‘碰壁’”)
师:现在我请一名同学读给大家听一听。(生练习读人物对话,读得很投入)
师:读得不错。请大家再练习读一下对话,体会人物的感情和语气。读完后,我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分角色朗读。(生饶有兴趣地练读)
师:我要求上来的同学不能看书,而是和我一起表演对话。谁来?没有把握?那就再练习练习。(生继续练习,师找了名女生上台扮演周晔)
师:在座的各位都是在鲁迅家吃晚饭的客人,我们对话后你们要――(生:笑)对,听了周晔的话要哈哈大笑。
(师生扮演角色,精彩对话,引得生哈哈大笑)
师:(指着一位笑得最厉害的男生)你的笑声最响亮,请问你笑什么?
生:我笑您太幽默了,笑周晔太天真了。鲁迅先生说的“黑洞洞”,是说那时是旧社会,人民受压迫,不见天日。
师:那“碰壁”呢?
生:是指他写的文章报刊不敢发表,他在斗争中遇到很多挫折。
师:(走上前与该生握手)你是个爱思考的学生,肯定也是个爱读书的人!“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可不是鼻子真的撞到了墙上哟!同学们,这个故事写得精彩,全是人物对话。请你们再默读一下,注意提示语,注意标点的用法。读好了,记住了,今后你们写话就容易了。(生默读)
师:(低沉地)同学们,鲁迅经常受到敌人的迫害。为了登一些革命文章,他曾用了100多个假名字,多不容易呀!他就是这样同敌人作斗争。他的语言多么幽默、风趣!可是伯父逝世了,周晔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投影再次出示情感切入句)我相信再来读这句话,你们体会得比刚才更深刻。(生齐读,读得非常动情)
【赏析】第二个故事“笑谈‘碰壁’”和“谈《水浒传》”在理解难易上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谈《水浒传》”时,鲁迅先生对侄女幽默的批评方式是“锣鼓听声”的话,那么,“笑谈‘碰壁’”时,鲁迅“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则是“一语双关”。于老师深谙教学之道,他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通过读一读、背一背,尤其是演一演的方式,在诙谐幽默之中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上述教学片段中一个男生的回答是多么精彩,这正是他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是于老师的“以演促读”起到了激发情感、理解文本、感悟人物崇高品质的多重功效。学生再读这一情感切入句的时候,思想又一次得到了升华,读得动情自在情理之中。不仅如此,学生在经过练读、背诵、表演之后,还收获了如何进行人物对话的写作知识,可谓是不着斧痕的意外之喜。
【片段四】以读促读,掀起情感巨浪
(教学第四部分――“救助车夫”)
师:这部分最难读的是最后的第8、9自然段。难读,也难懂。请大家读一读,体会体会文章的意思。
(指名读,没读出感情。师范读,读得很动情。全班学生再读,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这次是读进去了)
师:请一个同学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得生动、感人,全场肃然)
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