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药理学课程说课PPT课件
主要内容:
课程定位
课程设计
教学评价
教学资源
教研思路
2
《药理学》为主干基础医学课程,它的学习必须以前期课程正常人体结构、功能、生物化学、病理学等为基础,同时药握各章节代表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学好药物的基本理论知识,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
15
能力目标:
,执行遗嘱时应严格做到“三查七对”。
。
,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药名
药物剂量
药物浓度
用药时间
用药方法
16
态度目标:
2、加强学生医学职业道德 ,要求其尽量发挥药物的作用,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加提高学生妥善处理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17
总体目标:
1、培养学生规范的药理学专业知识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真正成为能够适应临床一线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18
一、理论部分
二、实验部分
课程设计3--教学内容
19
课程时数与时间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理论课
实验课
总学时
1
总论药理学
8
4
16
2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
8
2
10
3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8
2
10
4
心血管系统药理学
8
1
9
5
内脏各系统药理学
10
10
6
激素药理学
4
1
5
7
化疗药理学
10
2
12
合计 (机动课4)
56 12 72
20
课程设计4--重点、难点
重点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心血管系统药理学
激素药理学
化疗药理学
难点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心血管系统药理学
21
重点难点剖析
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必须有较为扎实的生理基础,才易于理解
可采用Flash诠释镇痛药吗啡的作用机制,效果比文字描述佳
讲授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可例举临床心衰病例,讨论其症状表现与疾病成因,并由此分析治疗原则与药物
紧密结合生理、生化等基础学科
加入多媒体、动画动态演示过程
采用病例分析讨论,加深理解
22
“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模式
课程设计5--教学方法、 手段
第三十六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一节 青霉素
理论部分:
23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以“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
为指导思想
完成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分专业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主导
学生分组学习讨论
青霉素相关常识
青霉素是本世纪20年代末的一项划时代的发现,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三大发明之首。这一科学发现和应用挽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
青霉素是本书中最重要的药物,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药物,作为一个最经典药物,我们学习并且学好它至关重要。
青霉素是由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
(弗莱明)
于1928年发现的。弗莱明发现
青霉素,虽然是偶然的,但却是
他细心观察的必然结果。
25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炭疽病、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回归热。
上述这些疾病应首选哪种药物进行治疗?
26
青霉素化学特点
、高效、价格廉、毒性低,为常用的杀菌药(在细菌的繁殖期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碱、醇、氧化剂、金属离子破坏,故单独使用。
,在室温中放置24小时大部分降解失效,还可生成具有抗原性的降解产物,故应临用现配。
27
青霉素作用机制
。这样会造成细胞壁缺损,细胞壁丧失维持菌体内高渗的功能 ,水分不断渗入,菌体膨胀变形,破裂死亡。
,产生自溶或胞壁质水解,最终导致细菌裂解死亡。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真菌、病毒有没有杀灭或抑制作用?
?
28
青霉素药理作用
1.大多数G+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草绿链球菌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
2.G﹣球菌:不耐药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等。
3.G+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