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钻孔灌注桩气举反循环清孔工艺.docx

格式:docx   大小:5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钻孔灌注桩气举反循环清孔工艺.docx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22/6/24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钻孔灌注桩气举反循环清孔工艺.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钻孔灌注桩气举反循环清孔工艺
[摘要]:钻孔灌注桩因机具设备简便、施工方便,成孔质量可靠,施工费用低等原因,被广泛地应用于高层建筑、公路桥梁等工程的基础工程。钻孔灌注桩沉渣的清理是控制桩身质量的关键,传统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为正循环钻进、正或内混合器底端形成负压,下面的泥浆在负压的作用下上升,并在气压动量的联合作用下,不断补浆,上升至混合器的泥浆与气体形成气浆混合物后继续上升,从而形成流动,因为导管的内断面积大大小于导管外壁与桩壁间的环状断面积,便形成了流速、流量极大的反循环,携带沉渣从导管内反出,排出导管以外。
3、气举反循环清孔工艺设备比较
反循环工艺较正循环工艺而言,增加空压机一台、风管一套。该风管在二次清孔时安装在导管内,故导管上部相应增加连接阀门,
风管下部是气浆混合器。反循环工艺导致沉渣从导管内反出,导管上部增加三通一套,排至接渣篮。
相对其它反循环清孔工艺,气举反循环工艺的送风管安装在导管内,不像其它反循环清孔工艺在导管外安装风管,减少拔出风管时与钢筋笼牵挂的危险、更保护泥浆护壁,且气浆混合器制作简单,操作更为方便,故更适用于小孔径(直径500-800)钻孔灌注桩。
因气举反循环工艺特点,钻孔灌注桩第一次清孔时并不适用气举反循环清孔工艺了。否则,须逐节拔出导管,再安装风管,待第一次清空完成后,再次拔出、拆除导管与风管,待钢筋笼就位后,再二次安装风管进行第二次清孔。这样的后果是增加了作业时间,且由于反循环二次清孔效果较好,这样做也显得毫无必要。
三、气举反循环清孔工艺操作要领
1、导管下放深度以出浆管底距沉淤面300~400mm为宜,〜。
2、主要参数:空压机的风量6~9m3/min,导管出水管直径〉中200mm,送风管直径(水管)中25mm浆气混合器用中25mm水管制作,在1m左右长度范围内打6排孔、每排4个中8mm孔即可。
3、开始送风时应先孔内送浆(补浆),停止清孔时应先关气后断浆。清孔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补浆量,严防因补浆不足(水头损失)而造成塌孔。
4、送风量应从小到大,风压应稍大于孔底水头压力,当孔底沉渣较厚、块度较大,或沉淀板结时,可适当加大送风量,并摇动出
水管(导管),以利排渣。
5、随着钻渣的排出,孔底沉淤厚度较小,出水管(导管)应同步跟进,以保持管底口与沉淤面的距离。
6、清孔后,孑[,粘度18〜20s,孔底沉渣厚度<5cm。
7、反循环法清孔时所需风压P的计算。
P=丫s-h0/1000+AP丫s一泥浆比重(KN/m3),——混合器沉没深度(m)△P一偎气管道压力损失,〜、气举反循环清孔速度气举反循环与正循环在沉渣的冲洗、上返流速存在巨大差异。
气举反循环冲洗液携带钻渣后迅速进入过水断面较小的钻杆内腔,可以获得比正循环高出数倍的上返速度。
根据钻探水力学原理,-,即Va=(-)Vs。反循环清孔至钻渣在导管内运动,使形态各异的钻渣群在有限的空间作悬浮运动,上升速度较快。由于返浆速度较大,以内径200mm的导管为例,粒径约100-150mm的石块也能清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