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外国文学基础知识.doc

格式:doc   大小:68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外国文学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sssmppp 2022/6/24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外国文学基础知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外国文学基础知识(文艺复兴至浪漫主义)
文艺复兴(The Renaissance)
“文艺复兴”原意是指古希腊罗马文化的 再生,实际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用古代文 化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以摧毁中世纪 神权统治,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适应资 切与变更一切的精神,死亡与新生的精神。”“狂 欢节的影响在文学发展的一切时代都是巨大的, 但这种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潜在的、非直接的、 难以捕捉的。然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它不仅异常 有力,而且直接地、明显地从外在形式上表现出 来。”
狂欢式
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仪礼、形式的总 和就是狂欢式。“狂欢式是没有舞台、不分 演员和观众的一种游艺而狂欢式的生 活,是脱离了常轨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 是'翻了个的生活',是'反面的生活'。”“在狂 欢节上是生活本身在表演,而表演又暂时 变成了生活本身。狂欢节的特殊本性,其 特殊的存在性质就在于此。”
狂欢化
• 狂欢化(carnivalization):“狂欢式转为文学语言,这就是我们所谓的 狂欢化。"在西方狂欢化传统几乎从来没有中断过。不过到了文艺复兴,狂欢 化体现为对意识、世界观和文学的直接狂欢化。“中世纪的官方文化是在悠久 时代里建立起来的,它也曾有过自己的英雄主义创造时代,它曾是无所不包 的和渗透一切的。在文艺复兴时代,封建发展阶段虽然结束了,但是它对意 识形态的思想控制却仍是强大的。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们在其同中世纪宫 方文化的斗争中能依靠的是民间诙谐文化。狂欢节将意识从官'方世界观的控 制下解放出来,使得有可能按新的方式去看世界的丰富的物质开端、形成和 交替,新事物的不可战胜及其永远的胜利,人民的不朽。这就是我们所谓的 意识狂欢化,完全摆脱哥特式的严肃性,以便开辟出-条通向新的、自由的 和清醒的严肃性之道路。中世纪官方文化以其全部形式、形象及其抽象思维 体系,喑示着现存世界秩序和现存真理是不可动摇的和不可改变的信念,总 之整个现存世界是永恒的,不可改变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文艺复兴时期 所有的伟大作品里都能感受到渗透其中的那种狂欢化氛围,民间节日广场的 自由旋风。”
•王先霜、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第860、861 页。
怪诞现实主义
“怪诞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是降格,即把一切 高级的、精神性的、理想的和抽象的东西转移到 整个不可分割的物质一肉体层面、大地和身体层 面。”“在塞万提斯的作品中,戏仿性贬低化的主 线具有世俗化、向大地和肉体的再生生产力靠拢 的性质。这是怪诞现实主义的继续。但与此同 时,在塞万提斯的作品中,物质-肉体因素已有某 些退化和庸俗化。”
-巴赫金《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于中世纪和文艺 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李兆林、夏忠宪译,钱 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黛》(6),河北薮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24、26页。
莎士比亚问题
-即有关莎士比亚著作权的问题,由19世纪英美某些专家首先提出来。主要有 如下几种观点;
-“培根说”:认为莎士比亚是法朗西士•培根的假名;
・“卢特兰说”:有人认为卢特兰爵士就是莎士比亚;
・“德尔比伯爵”:莎士比亚即德尔比伯爵;
-“马洛说”:1953年人们发现了马洛(1564〜1593)的一个剧本《浮士德博士 的悲剧》,封面上的马洛画像与1623年刊行的莎士比亚全集封面上的画像及 斯特拉福教堂里的莎士比亚雕像都很相象。美国居作家卡尔文•霍夫曼认为, 马洛在1593年6月1日酒店争斗中并没有被杀死,被杀死的是一个作替身的乞 丐。真马洛逃到西班牙或意大利的帕多瓦去了。他以后直回英国,隐藏在弗 兰西弟星汉家中继续写戏。这个华星汉曾经当过伊丽莎肖女王秘密情报机构 的头目,马洛是他手下的一名间谍。华星汉的堂弟与莎士比亚有交往,于是 马洛就通过他,将自己的剧本交给莎士比亚,并用莎士比亚的名字上演。
-莎士比亚在世时,有19个剧本出现在四开本和少数八开本中。莎士比亚死 后,他的同事为了纪念他,将其一生所写戏剧收集起来,取名《莎士比亚戏 剧集》,于1623年出版,共908页。危就是第一对开本,共收录剧本36个。 第一对开本后来在1632、1663、1665年各重印一次,分别叫做第二、第三、 第四对并木。
莎士比亚化
•这是马克思1859年给拉萨尔的一封信中批评拉萨尔的《济 金根》“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 纯的传声筒”时相应地提出来的,即“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 化”。“莎士比亚化”指的是一种文艺创作原则,主要内容包 +舌:
•严格地从客观现实生活出发,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再 现现实。
•正确地处理事件、人物和环境的关系,通过特定环境中的 事件和人物描写,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现实关系。这也就是 真型环境,即福斯塔夫(Falst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