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昌平第二实验小学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四 年级 语文 学科 教师: 刘林洋 编号:
课题:《23、乡村四月》
美。
四、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体会劳动带给人们
的快乐。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
五、教学难点: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体会劳动带给人们的快乐。
六、教学准备:
1、准备翁卷资料。
2、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六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乡村生活的画面,随着课文的学习,
我们走进了自然和谐的乡村人家,游览了辽阔宁静的牧场之国,今天让我们一起
步乡村四月。
(齐读课题)
2、读了题目,你就了解到什么?你知道吗?这四月就是指江南农村春末初
夏的时侯,这正是江南农民春耕的时节。
二、读通诗句,书写生字
1、久居江南的南宋诗人翁卷,如何用诗句记下这时的情景呢?让我们自由
读读这首诗。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正音,齐读。
3、蚕桑的平舌音读得真准,它们是今天要学习的生字,会写吗?(范书)
蚕,天虫为蚕,第一笔是横,可别写成撇;桑叶的桑要想把它写得美观,上面的
三个“又”就要讲究穿插,写得富有变化,给人高低错落之感。来,自己抄写一
遍。
三、疏通字词,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1、刚才我们学写了生字,读通了诗句:
从小学一年到现在我们学了很多古诗,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首先要借助注释,疏通字词, 接着读通诗句,了解诗意,最后想想画面,体会情
感。下面我们借助注释,疏通字词,了解诗意,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请作上记号。
2、借助注释,你知道哪些词的意思?
(理解山原、白满川、子规、了的意思)
3、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第二句过渡:第一句写出乡村景美,第二句写人,乡村的人又怎样呢?这句
里你们还有哪些词理解有困难?⑴ “蚕桑”的意思?刚才我们借助注释知道了是结束的意思,再把蚕桑放
进句中读一读──刚刚结束蚕子和桑叶又插秧,通吗?蚕桑该做什么讲?(点播:
看来理解古诗,不能用常用的分解法或简单的从字面上理解,要放到诗句中去
读。)谁能借助注释,再说这行诗的意思?
⑵ 乡村人家多忙呀!难怪诗人说:“乡村四月闲人少”,这里的闲是什么意
思呢?你能组词说一说吗?(清闲、悠闲、空闲、休闲)哪些词的解释放在这最
合适?你能说说原因吗?(你们说得言之有理,老师总结一下你们的说法,其实
你们都想说,乡村每个人都很忙,没有人闲着呀!由此可见, 他们就是这样勤劳,
来,让我们赞一赞勤劳的人吧!(男女指读、齐读第二句诗)
第一句过渡:这句写人赞人,而第一句写景,这句里你们还有哪些词理解有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