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岁暮归南山》赏析.doc

格式:doc   大小:1,04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岁暮归南山》赏析.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2/6/25 文件大小:1.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岁暮归南山》赏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岁暮归南山》赏析
3
?岁暮归南山?赏析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韵译】
我已停止在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岁暮归南山》赏析
3
?岁暮归南山?赏析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韵译】
我已停止在宫廷北门请求谒见,归隐到南山中我那破旧的草庐。
因为我缺少才干方被明主遗弃,由于我穷途多病故友往来渐疏。
时光流逝头上的白发催人衰老,岁月无情新春逼迫着旧岁消除。
胸中常萦怀愁绪彻夜不能入寐,窗前松下一片月光增加了空虚。
【赏析】
约在开元十六年〔728〕,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心情很苦闷,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学得满腹文章,又得到王维、张九龄为之延誉,已经颇有诗名。这次应试失利,使他大为懊丧,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这首诗是在这样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他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外表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
3
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只不过这时他才觉察以前的想法太天真了;原以为有了马周“直犯龙颜请恩泽〞的先例,唐天子便会代代如此;现在才发现:现实是这样令人失望。因而一腔幽愤,从这“北阙休上书〞的自艾之言中倾出。明乎此,“南山归敝庐〞本非所愿,不得已也。诸般矛盾心绪,一语道出,读来自有余味。
三四句具体回述失意的缘由。“不才明主弃〞,感情十分复杂,有反语的性质而又不尽是反语。诗人自幼抱负非凡,“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谢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他也自赞“词赋亦颇工〞。其志如此,其才如此,何谓“不才〞!因此,说“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可见,“明〞也是“不明〞的微词,带有埋怨意味的。此外,“明主〞这一谀词,也确实含有谀美的用意,反映他求仕之心尚未灭绝,还希望皇上见用。这一句,写得有怨悱,有自怜,有哀伤,也有恳请,感情相当复杂。而
4
“多病故人疏〞比上句更为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这是一层;古代,“穷〞“病〞相通,借“多病〞说“途穷〞,自见对世态炎凉之怨,这又是一层;说因“故人疏〞而不能使明主明察自己,这又是一层。这三层含义,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