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另类地震预报的意义] 地震预报.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另类地震预报的意义] 地震预报.docx

上传人:圭圭 2022/6/26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另类地震预报的意义] 地震预报.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另类地震预报的意义] 地震预报


  ;;。   但即使是这些有效的预报也有争辩,质疑者认为这些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胜利地震预报。尽管地震难以预报,但并不意味着这项探究和探究不值得去做。正如有些地震探究人员所言,地震预料在中国来说是值得去做而且必需去做的事。   所以,中国目前建立了规模宏大的地震观测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地震学、地磁、地电、重力、地壳形变、应力应变、地下水动态、水化学、地热等学科的地震监测台网,其中包括400多个测震台站、20个区域遥测台网、1700多项地震前兆观测。      日本的地震预报是什么预报?      地震预报的一个重要定义和原那么是,预报是在地震前发出的,但日本的地震预报却是在地震后发出的,所以,有些人认为日本的地震预报不是预报,而是预警。但是,从地震预报的严格意义上看,在名称上也不能算是预警。   日本称,他们有一套“紧急地震速报系统”,遵循的是地震发生后会在时间上产生不同破坏力的地震波。地震发生时,一般是破坏力较小但速度较快的地震波(简称p波)先活动,接着出现破坏力大但速度慢的地震波(简称S波)。两种震波之间存在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差。日本探究人员正是利用这个时间差,运用仪器探测出P波后,快速发出预警。在S波降临之前,人们可以得到几秒到十几秒的珍贵逃命时间。   日本研发的“紧急地震速报系统”是建立在该国对地质运动的广泛监测之上的。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全世界震级在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中,20%以上发生在日本。小震更是接连不断,每天约有300次地震发生。正是这种特别的状况确定了日本不仅致力于提高根底设施的平安级别和建筑物抗震烈度的设计来抗御地震灾难,而且也专注于地震预料预报来减轻灾难。   日本气象厅和总务省消防厅在全国每个市町村(都属日本二级行政区,都道府县为一级行政区)设至少一台地震仪,此外,防灾科学探究所又在全国设高灵敏度地震仪1800台,宽带地震仪70台,强地震仪约1010台。高灵敏度地震仪通过捕获人们感觉不到的微震,立体监测地壳内部运动,宽带地震仪主要监测超长周期的地震。这些广泛分布的地震监测仪器为日本科学家探究地震供应了大量信息,因而有助于他们开发出“紧急地震速报系统”。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既然是地震已经发生了,才利用地震的P波和S波的时间差来预报,这明显不能算是地震前的预报,只能算是地震后的预报。所谓预报一要有时间差,二要在事前向公众广而告知,日本的地震预报也局部满意这两个要素,有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差,并且通过电视等群众传播工具有效地对公众告知和预报(预警)。但是,日本的这种地震预报却要加上严格的限制定义,即“震后S波到来之前的预报(预警)”,或者可以通俗地说成,“地震后大破坏力之前的预报(预警)”。      S波到来之前预报的意义      尽管日本的地震预报只能算是“震后S波到来之前的预报”,但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用这套紧急地震速报系统独创者之一、日本防灾科学技术探究所探究员中村洋光的话来说,“在地震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