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文档名称: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2).ppt

格式:ppt   大小:1,546KB   页数:5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2).ppt

上传人:260933426 2022/6/26 文件大小:1.5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2).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一、概述
Hp(helicobacter pylori, Hp)的发现
:慢性胃炎、PU、胃癌及MALT
WHO:-胃癌I类致癌因子
流行病学
肠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
胃癌
目前的研究认为Hp是胃癌发生、发展进程的首要推动因子,但主要作用于胃癌前病变的起始阶段,其机制可能涉及胃黏膜微环境变化、细胞增殖动力失调、癌基因、抑癌基因异常等
胃癌发生机制
胃黏膜微环境变化
细胞因子与胃癌
细胞周期调控与胃癌
胃癌相关基因变异与胃癌
端粒酶与胃癌
胃泌素、胃泌素受体、Cox-2与胃癌
目前Hp根除治疗与抗氧化剂联用广为看好
Hp根除治疗的防癌效应并不仅仅来源于癌前病变的逆转,重要的是根除Hp后,黏膜炎症的消退,DNA氧化损伤的清除,细胞更新周期的正常化,低泌酸状态的改善以及胃液中vitC分泌增加等一系列明确变化可能对癌症预防更为关键
(五)Hp感染与FD
Hp阳性与阴性患者间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率、严重程度、胃排空速率、餐后胃松弛水平以及对胃扩张的敏感性均无显著差异
根除Hp后确有部分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得到改善,Hp感染在FD中仍可能占有一定作用
(六)Hp感染与GERD
由于Hp感染导致胃体部的炎症而使胃酸分泌减少,在根除Hp后胃酸分泌恢复正常,而使这一倾向得以暴露,这解释了为什么胃体炎明显者在根除Hp后发生GERD危险性增加的原因
Hp阳性的GERD长期应用PPI将导致胃体萎缩并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而根除Hp则可使胃体炎消失,甚至部分萎缩逆转
Hp只能在特定的胃酸环境中定植,破坏胃黏膜,因此不会影响食管下端括约肌结构和功能,由于Hp感染常会掩盖GERD症状,因此造成“根除Hp会加重GERD”的误解,实际上Hp对GERD并无保护作用,对于需长期服用PPI的GERD患者更需作Hp根除治疗
(七)Hp在NSAID相关溃疡中的作用
NSAID使用前根除Hp可减少溃疡的发生
单纯根除Hp不能预防NSAID溃疡再出血
在持续服用NSAID的患者接受抑酸治疗同时根除Hp不会促进溃疡愈合
Hp和NSAID/阿司匹林是消化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子
三、Hp感染的诊断方法
(一)侵入性检测方法:依赖于胃镜活检
快速尿素酶试验(RUT)
胃黏膜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如W-S银染、改良Giemsa染色、甲苯***蓝染色、免疫组化染色)
细菌培养
基因检测方法(如PCR、寡核苷酸探针杂交等)
免疫检测尿素酶 (IRUT)
(内镜与活检钳消毒不严格可造成医源感染)
(二)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不依赖内镜检查
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UBT)
15N尿氨排泄试验
粪便Hp抗原检测、
血清及分泌物(唾液、尿液等)抗体检测
基因芯片和蛋白芯片检测
(病人依从性较好)
Hp感染诊断标准
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尿素呼吸试验、使用单克隆抗体粪便Hp抗原检测中任一项阳性者
Hp形态学(涂片、组织学染色或免疫学染色)、免 疫学(血清及分泌物抗体检测、粪便Hp抗原检测)、基因检测任二项阳性者
更改内容:将Hp科研与临床诊断标准合二为一
更改理由:面向临床,简单易行
Hp感染根除的诊断标准
推荐首选非侵入性技术,在根除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进行:
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者
单克隆抗体检测粪便Hp抗原阴性者
基于胃窦和胃体两部位取材的快速尿素酶试验阴性者
Hp诊断技术的使用
使用抑酸药者应在停药至少两周后进行检查
血清学检测仍是流行病学调查的首选,唾液及尿液中Hp抗体检测适用于儿童Hp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血清学在如下情况下可作为现症感染的诊断手段:消化性溃疡出血、MALT淋巴瘤
基于不同抗生素的两次治疗失败者建议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四、Hp感染的治疗
我国关于幽门螺杆菌共识意见的形成
第一次:1999年,海南会议,提出的“我国对Hp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海南共识”,该共识于2000年发表
第二次:2003年,安徽桐城会议,提出的“第二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意见-桐城共识” ,于2004年发表
第三次:2007年,江西庐山,召开的“第三届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意见”会议,提出的全国Hp共识意见
2003年来,我国对Hp处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又有新的认识和新的见解,2000年欧洲Maastricht-2共识报告以及2005年欧洲Maastricht-3共识报告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Hp对抗生素耐药情况
甲硝唑耐药率>70%
克拉霉素耐药率>20%
%
2005年-2006年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组织
进行的全国Hp对抗生素耐药菌株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7年庐山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