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联点驻村干部帮扶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联点驻村干部帮扶总结.doc

上传人:WonderB 2022/6/27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联点驻村干部帮扶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联点驻村干部帮扶总结
20__年驻点帮扶小结
为进一步落实“关于20__年全市金融营销活动的开展,根据市公司安排,第一小组__、__同志于4月9日到达____进行帮扶活动,现就近一段时间所进行的工作进行如下汇报:
一、帮扶过程措施没有落实,投递员走访热情度不高。
(二)走访闭环环节没有落实到位。目前数据没有及时更新,经了解由两个方面原因造成,一是支局人员较紧张,走访时间不固定,没有按照走访计划实施走访,二是没有及时跟踪走访后续情况,数据没有统计到位。
(三)核心关键人物没有抓牢。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支局对周边区域村组的重点人物没有建立很好的联系。
(四)重点业务宣传存在欠缺。根据与网点人员走访情况和电话拜访客户情况来看,支局员工在客户走访和重点业务营销话术上还存在欠缺和不足,应定时组织全体柜员进行走访话术和重点业务电话营销话术一对一通关培训和演练。
(五)个人客户营销系统使用率较低。大部分网点柜员基本上都不知道该系统的使用方法,造成大客户维护不到位,对大客户的管理较为松散。

(六)公益活动宣传力度不够。12306客户端下载率较低,各种公益活动宣传不到位。
近20天的帮扶活动让我们体会到了农村走访的辛苦,也看到了有效的走访给我们带来的欣喜,走访是需要长期开展下去的一项重要工作,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员工齐心协力的拼搏,邮政的明天会越来越繁荣。
驻村干部管理及帮扶履职总结
驻村干部管理及帮扶履职总结
今年以来,根据县委组织部统一安排,我单位高度重视,将脱贫攻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做好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遵守驻村纪律,树立良好形象
驻金店镇常丰村期间,我单位驻村干部严格遵守驻村纪律要求,吃住在村里,随时与群众保持联系。无论是进组入户走访,还是去田间地头查看,驻村干部都能全身心扑在村里,从不擅自离岗。有事需回单位时,经请示组织部领导同意后方回。在驻村工作中,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乱表态,不乱作为,不做有损干部形象的事。努力做到生活上低要求,工作上高要求,纪律上严要求。
二、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帮扶责任
(一)驻村帮扶情况

一是早动员部署,明确目标任务。明确1名副职带队,挑选了2名政治过硬、思想先进、有农村经验和综合能力强的年轻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于3月15日上午准时入驻金店镇常丰村。报到当天即与村两委召开了精准扶贫动员会议,共同学和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的有关精神,强调了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了精准扶贫工作任务,为前期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找准了目标和方向。
二是早入户摸查,明确扶贫对象。在了解了扶贫村的基础设施、集体收入、学校建设、医务室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情况后,就立即着手做好入户摸查工作。按照村委会提供的4户贫困户,驻村工作队会同村干部开展了入户走访工作,与贫困户面对面交流,了解了贫困户和五保户基本情况,弄清了致贫基本原因,摸清了家庭基本底数,积极商讨脱贫办法。
三是早谋划推进,明确脱贫思路。结合常丰村实际和调研情况,初步议定了“一户一策、长短结合、重点攻坚、整体推进”的精准脱贫工作思路,将大棚菜种植作为该村实施产业脱贫的切入点,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地推进中。
(二)结对帮扶情况
我单位参与帮扶工作的机关干部职工,除了完成本职业务工作外,每个月至少定期走访一次帮扶贫困户,深入了解实际情况,认真细致搞好调查摸底,及时掌握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做好基础性服务工作。

一是在思想上帮扶。与被帮扶的贫困户多次谈心交心,帮助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引导梳理勤劳致富观念。
二是在生活上帮扶。帮扶责任人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有的送去衣物,有的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有的帮助协调子女就业、申请危房改造补助等等。同时协调乡镇及有关部门落实相关帮扶措施,联系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帮扶。
三是在就业上帮扶。协助有就业意愿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县城打工,积极联系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为其提供就业岗位,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三、下半年工作谋划
(一)强化宣传引导,打消贫困群众脱贫顾虑。加强励志扶贫工作舆论引导,全面展示脱贫攻坚成效。采取群众自述、干部帮述、媒体讲述等多种方式,重点梳理精准扶贫对村组发展环境带来的变化、贫困群众家庭发展变化、致富产业的发展变化,让群众认可扶贫成效。
(二)强化生产就业,激励贫困群众自己脱贫。改变直接送钱、送物的帮扶方式,降低贫困群众的依赖性。充分发挥部门资优势,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服务,鼓励、支持通过建筑行业增收致富。

(三)强化矛盾化解,消除贫困群众脱贫障碍。扎实开展民情民意走访全覆盖,深入了解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状况,面临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