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5
文档名称:

池州城市总体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3,060KB   页数:16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池州城市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HShess 2022/6/27 文件大小:2.9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池州城市总体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池州城市总体规划
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 文本
1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2
第二章 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型产业,文化产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强调产业上下游配套和产业之间的横向合作,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
(3)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遵循“开发沿江一线,保护腹地一片”的原则,统筹城乡土地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配置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通过空间集聚政策措施,引导人口、产业向沿江重要城镇集中。在腹地地区通过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作用推动中小城镇的建设发展。
城市性质
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际生态休闲城市,皖江中心城市之一,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发展目标
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国际生态休闲城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建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建设特色鲜明的山水园林城市;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资源优势,建成现代化产业新城;充分利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设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人口规模
规划期末(2030年)中心城区为60万人,其中主城区为40万人。
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 文本
3
城市用地规模
规划期末(203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为60 km2,其中主城区建设用地为40km2,人均建设用地指标100 m2。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市域人口与城镇化
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1)市域人口预测
市域近期(2015年)人口规模164万人;远期(2030年)人口规模180万人。
(2)城镇化水平预测
市域近期(2015年)城镇化水平55%,;远期(2030年)城镇化水平为71%,。
特色城镇化策略
(1)积极推进特色城镇化战略
进行分区引导。沿江一带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要动力,以技术和制度创新为手段,发挥外向型与内源型经济的互动作用。在内陆腹地地区,以生态保护为根本目标,重点发展具有明显区位、产业、规模、交通优势的特色小城镇。同时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科学编制村镇规划,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建设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设施配套、环境整洁的新型农村社区。
(2)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
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 文本
4
坚持走池州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3)吸引民间资本形成内生型经济动力
优化中小企业的投资环境,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到地方的特色产业,形成内生型的经济动力,推动池州特色城镇化进程。鼓励民间投资、农业科研、企业单位参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吸引人才、技术和资金。
乡镇建置规划
规划期末共有中心城市1座,县城3个,建制镇36个,乡集镇9个,里山、马衙、墩上3个街道在市域城镇发展体系中按城镇等级进行规划部署。
市域城镇体系布局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布局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规划确定为“一带一区四片”。市域范围内陆腹地区域,规划以农林生产、生态保护功能为主,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业、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
“一带”指沿江发展带,以港口和沿江区域性大型交通设施为依托,形成以电子信息、材料及新材料、装备制造、新型化工、绿色农产品加工等新型工业产业为主的产业、城镇发展核心地带。
(2)“一区”指市域核心发展地区,由池州中心城区及其东侧的江南产业集中区组成。该片区是市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核心区域,重点培育城市服务功能,使之成为皖江城市带重要的增长极和池州市域现代服务业聚集地。
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 文本
5
(3)“四片”指城镇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集中片区。包括青阳–九华山片区、大渡口片区、东至尧渡–香隅片区、石台仁里–仙寓片区。
市域城镇等级结构
市域城镇等级分为市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镇、重点镇和一般镇四个层次。
市域城镇等级
城镇等级
城镇名称
市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