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双界面便携式ic卡读写器的制作方法.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双界面便携式ic卡读写器的制作方法.docx

上传人:421989820 2022/6/2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双界面便携式ic卡读写器的制作方法.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双界面便携式ic卡读写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双界面便携式ic卡读写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双界面便携式IC卡读写器,涉及办公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采用IC卡进行管理的办公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界面便携式IC卡读写器技术静电色胶层有机连接而结合”关键技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与卡槽固定,卡槽内壁与读写模块镶嵌,卡槽的槽底与开关固定,外壳上设置有电池槽,电池槽与电池卡扣并顶压,IC卡与卡槽插装,IC卡与IC卡芯片镶嵌,读写模块、开关、电池、显示屏均电连接,读写模块与IC卡芯片无线电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从而获得的有益效果是:①、通用性强、可靠性高、无需升级换代而费用低。②、7号普通电池供电而成本低、
电量较低时只更换电池便可进行工作。③、使用方便而效果稳定可靠。④、结构科学合理而简单实用、便于加工制作而成本低。⑤、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⑥、克服和解决已有公知技术中存在的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正如图1所示:一种双界面便携式IC卡读写器,主要由外壳1、卡槽2、卡槽2上设置的读写模块201、卡槽2上设置的开关202、电池槽3、电池4、IC卡5、IC卡5上设置的IC卡芯片501、显示屏6构成;所述双界面便携式IC卡读写器,其外壳I与卡槽2固定连接,其卡槽2的内壁与读写模块201镶嵌连接,其卡槽2的槽底与开关202固定连接,其外壳I上设置有电池槽3,其电池槽3与电池4以卡扣并顶压的方式相连接,其IC卡5与卡槽2插装连接,其IC卡5与IC卡芯片501镶嵌连接,其读写模块201、开关202、电池4、显示屏6均电连接,其读写模块201与IC卡芯片501无线电连接。所述的双界面便携式IC卡读写器,所述外壳I为壳体状结构,所述卡槽2为槽缝的形状,所述卡槽2上设置的读写模块201为市场购置而通用的已有技术读写模块,所述卡槽2上设置的开关202为开关状结构,所述电池槽3为凹槽的形状,所述电池4为市场购置而通用的已有技术电池,所述IC卡5为卡片状结构,所述IC卡5上设置的IC卡芯片501为市场购置而通用的已有技术IC卡芯片,所述显示屏6为市场购置而通用的已有技术显示屏。所述的双界面便携式IC卡读写器,所述读写模块201为市场购置而通用的已有技术设置有加密校验读写模块。所述的双界面便携式IC卡读写器,所述电池4为市场购置而通用的已有技术7号电池。所述的双界面便携式IC卡读写器,所述IC卡5为选择接触式卡片状结构、非接触式卡片状结构中的一种结构。所述的双界面便携式IC卡读写器,所述读写模块201与IC卡芯片501为选择接触方式的无线电连接、非接触方式的无线电连接中的一种方式的无线电连接。在上述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所述的IC卡5分别以接触式卡片状结构、非接触式卡片状结构进行了实施;对所述的读写模块201与IC卡芯片501分别以接触方式的无线电连接、非接触方式的无线电连接进行了实施;均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完毕后,进行了考核行试验,经考核试验,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