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早产诊治指南
第一页,共五十四页。
主要内容
第二页,共五十四页。
一、早产定义
我国沿用妊娠≥28周至< 37周的分娩,或新生儿体重≥1000g.
胎膜完整
胎膜早破
早 产
自发性早产
医源性双胎及了解绒毛膜性,如果能测NT则可了解胎儿非整倍体及部分重要器官畸形的风险
第一次产检就应了解早产高危因素;
筛查和治疗无症状性菌尿;
平衡饮食,合理妊娠期体重获得;
避免吸烟喝酒;
避免长时间站立,避免工作时间过长。
第二十一页,共五十四页。
3、尚无证据支持的早产预防方法
卧床休息;
吃富含ω3脂肪酸的饮食;
吃富含蛋白质的饮食;
服阿司匹林;
治疗牙周病;
子宫收缩监测;
筛查遗传性/获得性易栓症;
筛查宫颈阴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
第二十二页,共五十四页。
4、孕酮预防早产
预防早产临床试验的孕酮:天然孕酮阴道栓、17α羟孕酮、 微粒化孕酮胶囊
孕酮防早产主要指征:
(1)既往早产史无早产症状,孕早中期始阴道用微粒化孕酮200mg/天,
或17α羟孕酮250mg 肌注 每周1次至妊娠32-36周。
(2)单胎初产妇,无症状但宫颈明显缩短(15mm)者,微粒化孕酮或17α羟孕酮, 用法同上。
Fonseca EB N Eng J Med 2007,357:462-9 (单中心,微粒化孕酮)
Hassan Ultra Ob Gyn 2011,38:18-31(44个中心,孕酮胶)
第二十三页,共五十四页。
孕酮预防早产
(3)对有晚期流产或早产史的无早产症状者,不论宫颈长短,均可推荐 使用 17α羟己酸孕酮酯。
(4)对有前次早产史,此次孕 24 周前宫颈缩短,CL<25 mm可经阴道给予微粒化孕酮胶囊 200 mg/d 或孕酮凝胶 90 mg/d,至妊娠 34周;能减少孕 33 周前早产及围产儿病死率(Ⅱ级)
第二十四页,共五十四页。
5、宫颈环扎预防早产
3种手术方式:
经阴道完成:改良McDonalds术式
shirodkar术式
经腹完成(开放手术/腹腔镜)宫颈环扎术
无论哪种环扎方法,均力求环扎部位尽可能高位,研究表明,3种手术效果相当。改良McDonalds术式损伤最小。经腹环扎术仅应用于经阴道环扎失败者。
第二十五页,共五十四页。
宫颈环扎预防早产
有证据支持宫颈环扎术预防早产的适应证:
1、宫颈机能不全,既往有宫颈机能不全流产史,此次妊娠12-14周行宫颈环扎术。
2、前次自然早产/晚期流产史、此次单胎妊娠,孕24周前CL<25mm、无临产症状、无绒羊炎、持续阴道流血、胎膜早破、胎儿窘迫、胎儿严重畸形或死胎等禁忌症者
第二十六页,共五十四页。
宫颈环扎预防早产
适用于宫颈机能不全的患者;
对有3-4次晚期流产或早产史者,妊娠早期宫颈环扎有一定的早产预防作用;
有早产史、宫颈长度缩短/扩张且无症状的孕妇,宫颈环扎可能有益。
对子宫发育异常、双胎、宫颈锥切者宫颈环扎无效。
第二十七页,共五十四页。
第二十八页,共五十四页。
宫颈环扎预防早产
但对子宫发育异常、宫颈锥切术后,宫颈环扎术无预防早产作用
对双胎妊娠,宫颈环扎术可能增加早产和胎膜早破风险,上述情况均不推荐使 用宫颈环扎术
最近有研究报道,对妊娠 18~22 周,CL≤25mm 者,使用特殊 的子宫颈托(cervicalpessary)能明显减少孕 34周前早产的风险。一项前瞻性 对照研究显示,对多胎妊娠孕妇预防性应用宫颈托并不能降低早产,但还需进一 步积累证据。目前尚无证据说明孕酮联合宫颈环扎术能提高疗效。
第二十九页,共五十四页。
五、早产诊断及治疗
第三十页,共五十四页。
1、早产临产:
妊娠28周-<37周,规律宫缩(每20分钟4次/20分钟或8次/60分钟);伴宫颈管缩短≥80%,宫口扩张。
2、先兆早产:
妊娠-<37周,宫缩如上,宫颈未扩张,但阴道超声CL≤20mm。
既往提出的应用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试验来甄别早产高风险者的方法(妊娠 25 周~<35 周,宫颈或阴道后穹窿分泌物 FFN>50 mg/L),因阳性预测值低,且基于此进行的干预研究未能明显改善围产儿结局,故在2012 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发表的两个早产相关指南,均不推荐使用该方法预测早产或作为预防早产用药的依据(Ⅰ级)。
Vincenzo Berghella 《Preterm birth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 2010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四页。
早产诊疗流程
确定诊断,
设法了解早产原因,
核实孕龄,
确定是否给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