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5《琵琶行》学案.doc

格式:doc   大小:98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5《琵琶行》学案.doc

上传人:蓝天 2022/6/28 文件大小: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5《琵琶行》学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琵琶行》(原作《琵琶引》)属于 诗。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 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 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 ⑵究
㈠研读第一节
1、学生朗读。
3、对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快:赶快。 B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排行第一
C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离去回来 D弦弦掩抑声声思掩抑:低沉抑郁
五、拓展延伸
行你能说出一些古代与音乐有关的故事吗?至少说出一个。
六、课后作业
1、 白居易字,号 居士。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 而著,歌诗合
为 而作我们初中曾学过他的一首讽喻诗 o《长恨歌》与《琵琶行》
一样,都是长篇 诗。白居易与 友谊甚笃,世称“元白”,又与 唱
和甚多,人称“刘白
2、 《琵琶行》属于,、、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 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第二课时
【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理解第一、二节的内容。
4、在琵琶女演奏之前,诗人先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这有什么作用?
5、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来直接表现琵琶女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
6、 说说琵琶女所弹乐曲的旋律有一个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并指出乐曲高潮之所在。
7、 第二节用“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
三、课堂测评
1、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由于她“平生不得志”,不便说,也不愿
2、 请一学生翻译。
3、 “乎寻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交待了哪些内容?渲染了什么气氛?
4、 “主人下马客在船,......别时茫茫江浸月”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5、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㈡研读第二节
1、 学生朗读并翻译。
2、 诗人对琵琶声悠然神往,急欲相见琵琶女,那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诗人邀见琵琶女的
经过?这些句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不得已为客人弹奏,那作者是怎样描写琵琶女弹琵琶的过程呢?
四、课后作业
1、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4~5题。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 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 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⑴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 优美。
⑵对以上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 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 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
了高潮。 见人。
B“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这个比喻使乐声形象化。“小 弦切切如私语”用了拟人的手法。
C“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 象的优美。
D“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 象的冷涩。
2、 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嘈嘈”形容琵琶声的沉重,“切切”形容琵琶声的轻细。
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
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3、 对下面的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手寻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 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
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张本。
D第五、六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惨心情。
2、请一学生翻译。
3、 弹奏结束以后,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