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doc

格式:doc   大小:88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doc

上传人:apanghuang10 2017/5/29 文件大小: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关键词】心肌梗塞; 中医药疗法; 综述文献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 AMI )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突然出现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致血管性闭塞, 相应血管所支配心肌继而出现持久而严重的急性缺血坏死。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血清心肌酶增高和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常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等。近年来中医药治疗 AMI 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就中医药治疗 AMI 研究进展阐述如下。 1 病因与病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即中医上所说的胸痹、真心痛。胸痹病名最早见于《内经》, 《内经》记载:“心痹者脉不通,脉者,血之府也……涩则心痛。”《灵枢· 厥证》篇:“真心痛, 手足青至节, 2 心痛甚, 旦发夕死, 夕发旦死。”说明真心痛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不良。目前,中医界一般认为 AMI 病位在心,其病因病机属本虚标实。依据脏腑学说, 心脉为宗气之所, 百脉朝汇之枢,宗气的鼓动形成心气推动血液因而流遍全身的原动力。气与血阴阳相随, 气为血之帅, 气行则血行, 气滞气弱则气虚无力推动血之运行, 必然导致血脉凝滞, 不通则痛。一些医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 提出了相应论点。方显明等[1] 认为 AMI 多由脏气亏虚,气化失调,津液与血营运不畅,痰浊、瘀血内着, 痹阻血脉而成, 即所谓“正气虚于内, 痰瘀痹于中”。赵淳教授指出本病的发生多与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寒邪内侵、年老体衰等因素有关, 其病位在心之络脉, 病机有虚实两方面: 虚为心、脾、肝、肾功能失调, 气血阴阳亏虚; 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浊等阻于心之络脉[2]。李南夷等[3] 提出本病在超急性期病机以标实为主,寒凝血脉、痰阻气逆是此期的主要特点, 其次是胸阳不振与心气不足; 急性期标实病机以痰饮居首位, 其次是血瘀、瘀热, 本虚证候突出,阴虚内热是此期特点。 2 中医治疗 3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和优势特色。医学家们一致认为 AMI 为本虚标实证, 本虚为气虚、阳虚、阴虚; 标实为痰浊、气滞血瘀、寒凝, 但辨证分型各有差异。潘志学[ 4]将 AMI 分为 3 个证型: 心血瘀阻型,治宜活血化瘀止痛; 痰浊闭阻型,治宜燥湿除痰利气;心阳虚衰型,治宜补气温阳。临床治疗 38例 AMI 患者,总有效率 % 。刘南等[ 5]将 AMI 亦化分 4 型治疗: 痰浊瘀阻治宜清热化痰, 活血化瘀, 方用温胆汤合桃仁红花煎加减; 气滞血瘀治宜理气活血,祛瘀通脉,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胸阳不振治宜宣通胸阳, 方用宣阳散结方加减; 气阴两虚治宜益气养阴, 活血通脉, 方用生脉散加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 , 其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且治疗组心绞痛、再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分期辨治有一些医家将 AMI 进行分期治疗, 临床也取得了一定疗效。霍艳明等[6]将 AMI 大致分为 3 期进行辨证治疗, 即急性期、演变期和恢复期。急性期治疗以固护补益正气、活血通脉、通腑降浊并举。演变期治疗以清化痰湿、活血通脉为主, 佐以益气之品。经过上述治疗, 大部分患者可顺利进入恢复期,恢复期治疗则以补虚益损为主, 佐以活血通脉之品。 4 辨证论治与分期辨治相结合韩旭等[ 7] 依据中医“因人、因时、因病而制宜”的原则,采用分期与辨证分型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50 例,早期(入院3 日以内) :①痰瘀痹阻,气血涩滞型,治宜化痰祛瘀,通痹止痛;②心阳衰微, 气虚欲脱型, 治宜回阳救逆, 益气通脉; ③痰瘀痹阻, 气阴两亏型, 治宜化痰活血, 益气养阴;④痰瘀痹阻, 心肺气虚型, 治宜补益心肺, 化瘀活血。中期(入院 4 日~ 2 周) :①心阳虚衰,寒凝心脉型,治宜温阳益气,开痹通脉;②气阴两亏, 痰瘀痹阻型, 治宜益气养阴, 化痰活血。恢复期( 入院 2 周以后):①气阴不足型, 治宜补心气, 养心阴;②气虚痰瘀型, 治宜益心气, 祛痰瘀。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AMI 为内科急危重症, 病情复杂, 变化迅速, 故目前多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综合疗法相结合的方法治疗, 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龙允杰等[8] 在溶栓治疗的同时分 4 型辨证治疗 AMI21 例, 气滞血瘀治宜理气活血, 化瘀通脉, 方用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加减; 痰浊阻闭治宜通痹豁痰, 散结通阳, 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二陈汤; 火热内结治宜清热泻火, 活血通便, 方用小陷胸汤合水气汤加味; 气阴两虚治宜益气养阴, 宁心通络, 方用生脉散加味。治疗结果表明, 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