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手术室压疮预防
关于手术室压疮预防
术后72小时内发生的压疮其实源于手术室
手术室压疮发生率高达12%---66%
强的或长时间不间断压力导致
手术室压疮流行病学
AORN J. 2001;73(3):64料“多层软硅胶泡沫敷料”
并阐述了常用预防性敷料的区别与推荐敷料的特性
【推荐意见】
,硅胶敷料对比水胶体和透明膜对皮肤的角质层损害更小
(推荐意见=B)
权威指南建议压疮预防新方向
强调“预防性应用敷料”
四 压疮预防3、皮肤防护 P36,证据 P 37、【推荐意见】4.
√
重点强调了四大外力因素中“局部微环境”在压疮预防中重要性
预防性使用敷料章节更强调了选择合适敷料控制局部微环境的重要性
在规定高危因素章节将四大外力因素分别列出
同时强调了局部温度+湿度即微环境亦是重要高危因素
【推荐意见】
高危因素包括:
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潮湿、局部皮温升高、(推荐意见=B)
权威指南关注点
4、局部微环境管理√
详细阐述四大外力因素强调“局部微环境”
P13、三、压疮风险因素评估1、压疮危险因素【推荐意见】
更明确了医疗器械性压疮预防的重要性
详细阐述了用于医疗器械性压疮预防的敷料应具备特性
:
敷料能够控制水分和微环境的能力,特别是敷料与可能接触到体液/引流液的医疗器械一同使用时;
贴敷及去除的容易程度;
定期打开对皮肤状态进行评估检查的能力
位于紧密适配型器械下敷料的厚度;
符合的医疗器械所在解剖部位的需求;
医疗器械的类型/目的。(SOE=C)
在压疮发生高危部位章节已明确指出医疗器械接触面为高发部位
应予以预防性保护措施
【推荐意见】
压疮好发部位:
医疗器械与皮肤接触的相关部位,例如:梯度压力袜、无创面罩、便失禁控制设备、连续加压装置、夹板、支架、尿管等
(推荐意见=C)
权威指南关注-器械性压疮
5、关注医疗器械相关压疮√
规定高发部位突出“医疗器械性压疮”
P23、三、压疮风险因素评估4、皮肤评估【推荐意见】3、
修订了高危人群范围
着眼于更多需要被关注的高风险性人群
肥胖患者
重症患者--------ICU
老年患者
手术室患者-------手术室
姑息治疗患者------肿瘤科
儿科患者----------儿科
脊髓损伤患者
更早提出了相应高危人群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推荐意见】
高危人群有:
脊髓损伤患者、老年人
ICU患者、手术患者
营养不良患者、肥胖患者、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等、
临床护理人员对于上述高危人群、应结合当地医疗规范加强压疮预防与管理
(推荐意见=B)
权威指南确定更多压疮风险人群
8、压疮发生高危人群修正√
详细归纳压疮所属高危人群
Chen HL, et al. Wounds,2012
胸外科、心血管外科和脊柱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压疮预防中使用敷料:使HAPU降为零
危险因素:长时制动、体位、低灌注、低体温、手术时长、外力;
脊柱手术:俯卧于杰克逊手术台,胸骨部和髂前上棘;
心胸外科手术: 一般时间长,仰卧,心外手术11%。
研究一: 71例心胸外科,术前、中、后(ICU)Mepilex B S
研究二:104例脊柱融合术,胸骨、髂前上棘部Mepilex B
结果
0%
0%
摘要
UAB医院成年心脏外科患者的医院获得性压疮(HAPU;包括深部组织创伤(DTI))的发病率为13%,超过了美国学术医疗中心11%这一基准值。
医院获得性皮肤疾患中,经确认有35%为DTI,术后最初24至48小时内可观察到其存在。术后压疮所致早期皮肤破溃使愈合过程复杂化,使住院时间延长。
UAB医院心血管手术室(CVOR)和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CICU)的护理人员发现,患者转归是否得到改善,完全取决于是否采用了积极的协同预防策略。
手术室压疮预防策略
手术室
压疮
风险评估:评估工具,筛查高危
皮肤管理:皮肤评估保护
营养评估:营养状态
沟通及干预措施:
了解术式,体位,麻醉,时间等
预防性使用敷料(减少压力,摩擦力,剪切力,保持实行平衡,方便查看)
术前
评估
干预
不同术式风险区域-仰卧位
适用范围:
前胸
面,颈,口
骨盆
腹部
四肢
枕部
肩胛骨
手臂手肘
枕部胸椎
腰部
骶尾部
足跟部
Prevention of pressure ulcer in surgical patient
Walton-Geer, March 2009, Vol89,No 3
不同术式风险区域-俯卧位
前额,眼,
耳,下颌
肩膀前面
膝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