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蒙田的笔.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蒙田的笔.doc

上传人:黛玉文档 2022/6/30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蒙田的笔.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蒙田的笔
言 子 不知道蒙田是不是像一些古典作家一样,用鹅毛笔写作?就像我们的先贤们用毛笔和竹简书写。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蒙田是在乡间写作,在他庄园三层楼的书房里。在一盏煤油灯,或是一枝蜡烛下。蒙田三十七岁后,就是这样写作的,隐的笔,当然也是自然的。我倒希望他是用一支鹅毛笔写作,尽管这样的笔写作很辛苦,有时甚至不流畅。一些古典大师,不是在一生的时间里,用一枝鹅毛笔,完成了伟大的作品吗?就像我们的一些圣贤,他们用一枝毛笔,完成了后人无法超越的作品。只有鹅毛笔,才配得上蒙田的心境。所以,我宁愿想象在蒙田宽大、厚重的木质书桌上,放的是一枝洁白的鹅毛笔。桌上的稿笺纸,也是雪一样洁净,没有格子。蒙田每天就是这样写作的。我宁愿想象他是这样写作的。有时是白天,有时在夜晚,煤油灯或是蜡烛,照着蒙田安宁的身影,幽幽暗暗。这只是他写作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蒙田的内心一片开阔、明亮。
我知道的一个作家,现在仍然像蒙田那样写作。当然,他没有自己的庄园和土地,也没有蒙田富有。他住在北京一套很小的旧楼房里。从楼外看,有一些杂乱、破败。但他把那两间旧房子,布置得非常整齐、干净,卫生间也是一尘不染。客房就是他的书房(当然很少有人去)。他在靠窗的书桌上写作,一张非常宽大的书桌。稿笺纸铺在书桌的中间,钢笔就放在稿笺纸上,一台电话搁置在书桌的角边,就这些,不再有什么。二十多年来,他就是这样写作的,每天都不停歇,一个字一个字,用钢笔,在稿笺纸上写。写出了一本又一本书。这些书,有的是小说,有的是随笔,有的是评论。在文本上他不断求新,风格多变,每一部作品,都是一种探索和实验。在书写方式上却是一成不变。他拒绝用电脑,一直坚持用钢笔用稿笺纸写作。像他这样写作的人,还是一个专职作家,恐怕已经很难找了。他不为市场写作,也不为功名写作,只为文学艺术写作,一年又一年的坚守,隐居在北京那样繁华、喧嚣、处处都充满诱惑的大都市里,坚守着自己的写作方式。
蒙田也是为自己心灵和灵魂写作的作家。他书写的那支笔,是他心灵和灵魂的延伸,是他思想的延伸。用鹅毛笔还是用钢笔写作,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那是从他心灵深处延伸出来的一枝笔,是他内心感情的延伸。
很多中外古典作家们都是这样写作的。
陶渊明,就是其中的一个。
陶渊明归隐时四十一岁,是当今许多男人还想在仕途、商海拼搏的年龄。陶渊明摘下乌纱帽选择了归隐。我深深懂得陶渊明的归隐,除了他天生热爱自然的精神气质,还有那颗心,需要与自然融洽、交流。陶渊明需要的是一颗自由的心灵。那支笔,也是从他心灵深处延伸出来的。他的心与自然融合,笔也与自然融合。我们在读他的每一首诗时就能深深感受。他是中国农耕社会里一个伟大又平凡的诗人,是中国独一无二的躬耕诗人,是从农耕社会向我们走来,永远不会消失的一个诗人。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来有很多山水诗人,都不像陶渊明那样写作。今天,就更没有人像陶渊明那样写作了!
那些我热爱并能引起精神共鸣的作家,他们都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最接近自然的诗人。比如卢梭、梭罗,他们都是自然之子。卢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乡村度过的,他也提倡孩子在未成年前应该在乡村度过,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卢梭的时代也是农耕社会,那时出门旅游可以坐马车,连这样简朴、来自大自然的交通工具,卢梭在心里上都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