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浅析孔子法理学思想的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孔子法理学思想的论文.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5/31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孔子法理学思想的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孔子法理学思想的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儒家法律思想为主导,而儒家法律文化又以孔子思想为主导。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孔子的法律思想,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以有利于今天的法制建设。本文仅从孔子的礼治论、德治论、人治论三个方面对孔子法理学思想作试探性研究。关键词:礼治; 德治; 人治一、“为国以礼”的礼治论孔子主张“为国以礼”,实行礼治。具体体现在《论语• 先进》篇中: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在这里孔子所讲的里礼,是指西周时期的周礼。那时的礼是用以“治天下”的,其礼的实质就是法。周礼是周代统治阶级制定和认可的政治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维护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以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总称。作为“根本***”的礼,包括了各种刑事、民事、诉讼、行政、经济、政治,还包括了有关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孔子礼治论主要有以下内容: 1 、正名主义正名,就是要以法律形式端正名分、摆正位置。针对当时的“礼崩乐坏”,孔子认为“复礼”须“正名”。①孔子主张正名, 即周礼规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颜渊》)的等级,目的在于扭转当时的“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局面,实现礼治,以维护当时社会的稳定。 2、礼乐兴,刑罚中“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 子路》)孔子认为,只有礼乐兴,按照礼所规定的等级行事,社会秩序才不混乱,使用刑罚才能得当;否则,将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3、“礼之用,和为贵”“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 学而》)这是强调礼的作用,遇事做得恰当为可贵;凡是都要讲理,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 泰伯》)即用礼来节制恭、慎、勇、直这些品德,使它们恰到好处。由此可见,孔子主张“为国以礼”,强调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得恰当为可贵,减少争斗,使社会保持安定。孔子虽然极力推崇周礼、恢复周礼,但也对礼有所改造,如“举贤才”,(《论语• 泰伯》) “礼下庶人”(《论语• 为政》)等,就是对周礼的改良。二、“为政以德”的德治论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即主要依靠道德的力量教化人们。“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为政》)在孔子看来,用政和刑来治理国家,人民只能暂时避免犯罪,用德和礼来治理国家,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孔子强调礼仪道德的教化作用,反映了德和礼的重要性。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具体表现在: 1 、富而后教子适卫,冉有仆。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 “富之。”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论语• 子路》)孔子把教放在富的基础上,看到老百姓穷,第一步是让他们富裕起来,然后再“教之”,用脚踏实地的治国方法,可谓,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2 、先教后刑孔子虽然以“礼让治国”著称,但同样也讲论法与刑。他主张宽刑慎杀,强调“不教而杀谓之虐。”(《论语• 尧曰》) 孔子认为,对人民应进行礼仪教化,当教化不起作用时要用刑,刑的作用是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