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专业声乐鼓浪屿.ppt

格式:ppt   大小:2,44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专业声乐鼓浪屿.ppt

上传人:jiqingyong12 2017/5/31 文件大小:2.3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专业声乐鼓浪屿.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声乐课教案声乐课教案?一、课题: ?歌曲《鼓浪屿之波》的演唱?二、教学目的: ?训练学生正确的运用气息,以中、低声区为基础,建立共鸣的概念,逐步拓宽音域,学会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并通过歌曲的演唱唤起同学们对海峡两岸的情思和爱国情怀。?三、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启发、指导?四、教学重点: ?1、练声时中声区声音要用气息支持,要有意识的建立共鸣概念,以达到稳定的流畅自如的中声区。?2、演唱时要在气息的支持下,软腭上抬,喉头下放,使声音过渡到头腔的最佳位置。?3、《鼓浪屿之波》演唱要注意高声区的共鸣,要求气息流畅,声音圆润、声音明亮,理解歌曲并充满感情的演唱。?五、教学过程: ?l、发声练****谱例: ? 5 4 | 3 2 | 1 —|| ? 1 2 | 3 4 | 5 4 | 3 2 | 1 —|| ?运用 u(喔)、ou(欧)、Yi( 衣)、ma( 吗)分别代入a、b练****并示范。?要求:发声练****时,要注意声音位置,始终保持住膈肌和两肋的张力,使每个音都搭在气息的支点上,并要唱的均匀,要做到、声音连贯、圆润统一。 A. 在小腹平静地吸气。 B. 从后颈找到咽壁位置, “贴着咽壁吸着唱,声音碰响咽壁”。 C. 在发声过程中,要注意“看”咽壁上具有振动感的音响和集中明亮的共鸣音色,要“听”到咽腔“管子”里的声音。 D. 发声时,要感觉气息源源不断地向后向下贴着咽壁往里“倒灌”、“倒流”。音越高,气越大、越深。 E. 随着音高上升,声音的共鸣音色往后上方集中,同时感觉气息反向下沉。要领: 上图:不大好的一种发声观念,音干焦点在垂直线之前,容易造成“白声”及喉咙束紧现象。?2、复****歌曲《绒花》31和《我和我的祖国》并体会不同风格的歌曲不同的演唱方式和声音位置。?3、歌曲背景介绍及演唱要求?《鼓浪屿之波》?此曲创作于 1981 年,也就是倡导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时代背景下。歌曲描绘鼓浪屿美丽的风景为起点,不仅唱出了厦门的美,还有浓浓是海峡情和民族自豪感,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歌曲延伸:声乐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声乐作品的创作往往有其历史背景和创作环境,也带有人文情怀和作者的感情。鼓浪屿在哪里?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钢琴之乡”和“音乐之乡”的美称。她和宝岛台湾遥遥相望。但岛内的政治环境并不是大陆所希望的。和平统一也暂时看不到希望。我们不用去关心政治, 但一定要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这是一首中速的思乡情深的抒情歌曲,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描述“我”生在台湾,却远离故土。站在与台湾基隆港遥遥相望的鼓浪屿, 面对大海,思念故乡与亲人,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不可遏制的迸发了出来。?歌曲由前奏+A+B 段组成, ?旋律分析:此曲采用了变化重复,节奏拉宽对比式发展旋律的手法。高潮点是 B段的第一个乐句,又将此乐句重复一次以此突出了情深切盼的情绪。而后转入静点,内敛的渴望,推进了情绪的升华。 B段倒数第二句是转折点,使浓烈的盼望之情炽热表达出来分享歌唱呼吸要领二、歌唱呼吸要领鼓腹吸气沉“丹田”,贴着咽壁“吸着唱”。胸口松开向下“叹”,气沉胸底腰扩张。“又吸又呼”声流动,气向下“铺”音向上。腰一缓劲儿就换气,被动换气不用想。“关闭”高音气倒灌,腔体松开“一米长”。“气行于背”“吹瓶口”,“吹”响头腔点明亮。后背控制上、下“吸”,全身舒展气流畅。呼吸稳定最省力,轻松愉快把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