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喉罩与气管插管在院内急救中的应用比较【摘要】探讨喉罩( LMA ) 在院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院内急救患者 40例, 随机分为 LMA 组和气管插管( TT )组。以往急救均采用 TT 进行急救。由于患者床位的方向,患者的体位因人而异,急救 TT 难度很大,成功率不高, 又多有家属在场, 反复操作失败延误抢救时机, 又引起家属不满。随着麻醉科的设备条件的改善, 临床麻醉中麻醉插管器械的不断更新, 喉罩( LMA ) 应用于临床急救多年。结果 LMA 组和 TT 组在急救的过程中难易程度,操作所需时间,一次性插管或置入 LMA 的成功率,复苏成功率有明显的差别。结论 LMA 能安全、有效地用于院内急救插管, 方便,快捷,一次性成功率 100% ,在院内急救心肺复苏中非常有效地适用于院内急救。【关键词】喉罩气管插管院内急救传统气管插管( TT )急救: 置入喉镜时较常见有齿脱落或断裂,唇、咽喉黏膜擦伤出血, 上切齿与喉镜的支撑点用力过大很容易将上切齿松动,造成脱落,尤其老年急症患者, 2 暴露声门时, 镜片前端容易挤压咽腔黏膜组织, 造成损伤或出血,反复插管也容易造成喉头水肿[ 1]。喉罩( LMA ) 是介于气管插管与面罩之间的一种新型的通气方式,与 TT 的全嵌入方式相比,其半嵌入方式既具有良好的通气, 又更易于耐受。具有心血管反应小, 置入时无需喉镜暴露声门, 安全, 有效, 易置等特点[2], 在院内急救中广泛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院内急救患者 40 例,全部呼吸循环骤停, 年龄成人以上( 40~ 92岁), 体重 45~ 89 kg, 随机分为两组, LMA 组和 TT 组各 20 例。 急救方法选择非严重器质性病变的呼吸循环骤停时间在 5 min 之内,主要表现意识突然消失,呼吸停止,大动脉( 颈动脉、股动脉) 搏动消失。快速准确地做出呼吸循环骤停的判断是复苏成功的关键。采用什么器械急救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时间就是生命”这一说法,用在此处最为恰当。选择无饱胃,无呕吐的患者,无气道梗阻置入 LMA ; 选择呼吸循环骤停原因不清的患者进行 TT 。但两组置入方 3 法全部面罩通气 2~3 min 纯氧供氧排氮,即预充氧状态。 喉罩节省时间气管插管置入时患者以鼻嗅味的位置, 用喉镜暴露声门,插管一次性成功率不高,延误抢救时间。 2 结果两组患者置入时间比较见表 1 。复苏成功率见表 2 。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患者由麻醉医师护送 ICU 病房继续治疗。表1 患者置入时间对比表 2 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 3 讨论 LMA 是一种新型的通气道, 也可给予正压通气, 不易出现气道损伤。本试验表明在置入 LMA 或 TT 都要首先清除口腔异物, TT 效果最为确切,并可以避免误吸,但插管所需时间长, 一次性成功率不高。由于急救的患者受病房条件限制, 患者的床位方向, 患者的体位, 头的摆放高低, 患者的牙齿等因素均会影响操作,患者颈短,舌大,声门位置难以暴露。反复操作反复吸氧超过 10 min (所谓困难插管反复操作), 容易造成喉头水肿, 气道损伤, 增加复苏的难度, 延误抢救 4 时间[ 3]。 LMA 最简单,快捷,安全,一次性成功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