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荆州市城市紫线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继承和发扬荆州市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编制本文本。
第二条在荆州市中心城区内进行规划设计、规划管理及建设等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所称城市紫线,是指荆州市中心城区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市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界线。
第四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3、《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9号)
4、《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5、《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9年)
6、《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暂行办法》(荆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9号)
7、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第五条指导思想
正确处理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历史保护的关系,继承和发扬城市优秀的传统文化。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使历史城市保护在空间上落实;从城市的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出发,将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具体化、法制化。
第六条城市紫线规划的重点
1、具有较完整传统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如:三义街-得胜街历史文化街区、荆州古城南门历史文化街区、胜利街西段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崇文街历史文化街区。
2、城市优秀历史建筑。如:中山路老邮局、老天宝银楼和老同震银楼等。
3、中心城区内列为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荆州古城垣及古建筑、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性建筑。
第二章历史文化街区紫线规划
第七条三义街-得胜街历史文化街区
规划划定三义街-得胜街历史街区东至三义街、得胜街东侧约80m、南至荆北路、西至三义街、得胜街向西延伸约80m、北至北环路, hm2, hm2, hm2。
三义街-得胜街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应以三义街、得胜街传统风貌街巷两侧的传统民居院落的保护修缮和街区内传统街巷空间环境的整治改善为主,包括对大北门—拱极门、北门城楼—朝宗楼、荆州古城墙等文物建筑的修缮及文物周边环境的整治。
第八条荆州古城南门历史文化街区
规划划定荆州古城南门历史街区范围东至爱民路以东约75m、南至东、西堤街以南约15m、西至烧饼巷以西约55m、北至宾兴街以北约35m,, hm2, hm2。
荆州古城南门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应以街区内保存的传统民居院落及近代建筑的保护修缮,及宾兴街、冠带巷、烧饼巷、南门大街、东堤街、西堤街等风貌保护街巷空间环境的整治改善为主,
包括对荆州古城墙、老南门(南纪门)、关帝庙、南门天主教堂、东堤街修道院等文物建筑的修缮及周边环境的整治。
第九条胜利街西段历史文化街区
规划划定胜利街西段历史街区范围东至江汉南路、南至中山路、西至杜工部巷以西约70m、北至胜利街以北约140m, hm2, hm2, hm2。
胜利街西段历史街区风貌保护应以余上沅故居等为代表的传统民居建筑群的保护修缮为主,包括对街区内杜工部巷、梅台巷、新长巷、高家巷、健康巷等风貌保护街巷街道界面和空间环境的整治改善。
第十条中山路-崇文街历史文化街区
规划划定中山路-崇文街历史街区范围东至文庙巷和觉楼街,南至中山路以南约50 m,西至逢春坊,北至武宣横巷、富阳巷。 hm2。 hm2, hm2。
中山路——崇文街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以崇文街、逢春坊、武宣巷、富阳巷周边分布的传统民居院落,和中山路两侧以同震银楼、老天宝银楼等为代表的近现代建筑的保护修缮为主,包括对中山路、崇文街、洪家一巷、毛家一巷、毛家二巷、逢春坊、武宣巷、富阳巷等街巷的空间环境整治。
第三章历史建筑紫线规划
第十一条保护范围及措施确定的原则
重点保护现存建筑及空间环境。建筑现有地域为重点保护区,保护区内严格保护原貌。保护区外划出一定范围为建设控制地带,修建建(构)筑物不得破坏其环境风貌。
第十二条历史建筑保护内容
荆州市中心城区优秀历史建筑共20处,具体保护内容详见下表。
序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保护范围
1
老天宝银楼
1934
中山路西段南侧
老天宝银楼现状占地面积296 m2。老天宝银楼建筑外墙向外延伸约10m,占地面积约1200 m2。
2
老同震银楼
1885
中山路西段北侧
老同震银楼现状占地面积115 m2。老同震银楼建筑外墙向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