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孔孟思想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孔孟思想总结.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7/6/3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孔孟思想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孔孟思想总结篇一:孔孟思想的异同有教无类”, 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 意思大致是: 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 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 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 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 吾未尝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 主动奉送 10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等国, 分布地区广。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把他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内容就是怎样“做人”。君子所贵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与内容。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包容多方面的意思: 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 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 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 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 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根据《论语》, 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 一曰: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 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 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 四曰: 十二字纲领:“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此外, 孔子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诗、礼、乐作为教育内容。由此可见, 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经和六艺( 都可称作六艺, 但在此以区别) 。六艺是继周代的传统, 六经是孔子开创的, 作为这两者的核心是礼、乐。总之, 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个部分。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的, 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 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 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孔子实行因材施教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一方面, 春秋末期诸侯因争相招聘贤士为己所用, 不拘一格选用各种人才, 这就为孔子私学实行因材施教培养各类人才奠定了社会基础; 另一方面, 孔子为适应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要, 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 因此他的学生成份复杂: 年龄不一, 出身不同, 地区不限, 文化水平、道德素养、性格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学习目的各有千秋。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从各人的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个人的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教学, 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 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孔子在实践中十分重视这一点, 他经常通过谈话、观察、了解学生的志向、思想、言行, 从中进行分类、归纳。除年龄、出身等方面差异外, 尚有智力、性格、气质、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异。孔子因材施教并非没有共同的要求, 他的培养目标是统一的: 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 让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有统一的要求, 但不采取一刀切, 主张“君子不器”。德才兼备的人要不拘一格, 多方面发展,不要象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因此, 他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二: 学思结合, 知行统一孔子重视学, 也重视思, 主张学思并重, 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 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识要“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 “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应当更重视行动。由学而思而行, 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 也就是教育过程, 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三: 启发式教育《论语鈥⑹龆?“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 谓开其意;发, 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 举一可知其三。返者

最近更新

BIM技术在超高层复杂外框巨柱钢结构节点优化设.. 3页

汽车之家4.15购车节合作方案 20页

BIM技术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 3页

BIM信息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3页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五个胖娃娃》 3页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20篇饭前便后要洗手 68页

汽车4S店展厅销售管理 15页

2025年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记录 8页

2025年项目管理与招标采购培训重点课程 120页

6M22-230160型压缩机一段水冷器改造小结 3页

600MW水轮发电机碳刷打火原因及维护方法 3页

5G终端认证和密钥协商过程的研究与实现 3页

500kV输电线路耐张线夹电接触计算及其发热研究.. 3页

4G网络深度覆盖分场景策略研究 3页

4-碘苯肼盐酸盐的合成工艺优化 3页

3D打印技术及其在电子元器件领域的应用 3页

319─5无溶剂漆在中型电机绝缘处理中的应用 6页

2025年项目成本控制分包及合同管理表格 82页

《屈原列传》过关检测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 19页

2025年项目委托代建合同 17页

20tU型门式起重机增吨改造设计与测试分析 3页

汉译英成语的翻译 42页

2017河北之夜交流活动营销 国际交流晚宴环境.. 3页

耳尖放血PPT课件 36页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13页

体育美学与欣赏 42页

冯耘先生著作家乐赢钱公式 29页

中考保过班教育协议 4页

实验室中的8大“经典”浪费,对每个一都说NO 8页

《青蛇》田沁鑫导演原版话剧(共56页) 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