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温针灸结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doc

格式:doc   大小:7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温针灸结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doc

上传人:apanghuang40 2017/6/6 文件大小: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温针灸结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温针灸结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作者:田华张张春燕彭志贤黄韵仪【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将 32 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 16 例,治疗组施以温针灸结合牵引治疗, 对照组以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 5 例,好转 11 例,无效0 例,总有效率 100% ;对照组治愈 1 例,好转 13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 05) 。结论温针灸结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较针刺治疗好。【关键词】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温针灸牵引临床疗效交感型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 且症状多、体征少、病因复杂、容易反复发作, 笔者现将临床针灸治疗该病 24 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32 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 采用计算机方法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 16 例。治疗组:男 6 例,女 10 例;年龄 20-76 岁, 2 对照组:男 9 例,女 7 例,年龄 23-60 岁。两组性别、年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1992 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1] 诊断交感型颈椎病标准: 以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为主, 排除其他系统脏器病理改变(5分); 多有颈椎退变, 包括颈椎不稳, 伴有神经根症状; 颈交感神经封闭或高位硬膜外封闭能使症状减轻或消失(1分) ;压头试验症状加重,牵引症状减轻(2分) 。总分 6 分以上即可诊断。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颈椎牵引患者取仰卧位,颈部置气囊枕上,调节气囊枕高度,以患者舒适为宜,固定好枕颌带牵引,重量 4-6kg ,每次 20-30 分钟,每日 1 次, 1 周为一个疗程。针刺取穴主穴:颈夹脊,风池,肩井,阿是穴。配穴:偏头痛加列缺、率谷、太阳;眼痛眼胀加攒竹、鱼腰、太阳; 耳鸣、耳聋加听宫、翳风;类冠心病加膻中、阴郄;失眠、焦虑加神门、太溪、照海;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加内关、合谷、足三里。针刺方法主穴采用快针法,施针后交替使用温针灸,其余静留针。配穴普通针刺,每 10 分钟行针一次,平补平泻, 留针 30 分钟。每日 1 次, 1 周为一个疗程。 3 对照组取穴与治疗组相同, 普通针刺,每 10 分钟行针一次, 平补平泻,留针 30 分钟。每日 1 次, 1 周为一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疗效评价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 原有症状消失, 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好转: 原有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统计学方法采用 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组内差异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临床总体疗效评价采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结果两组对比,经t 检验, 自由度 df=6 , P=0 . 0000 .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