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重症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7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症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体会.doc

上传人:apaihuai106 2017/6/6 文件大小: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症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体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重症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阑尾切口感染的防治方法。方法本文采用按入院顺序分两组做对比,第 1 组按常规阑尾手术方法。第2 组采用较灵活的切口, 术中用 % 甲硝唑或 % 碘伏冲洗切口, 放置陶氏腔引流管, 术后两组采用同样的抗生素。结果第2 组切口感染明显少于第 1组。结论术中冲洗切口及放置陶氏腔引流管是防治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关键。【关键词】重症阑尾炎;切口感染;防治阑尾手术切口感染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 文献记载高达 30% [1], 而重症阑尾炎切口感染率高达 50% 以上[2]。我院从 1996 ~ 2005 年共收治重症阑尾炎 480 例,全部行急诊手术,分两组随机手术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比较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采用按入院顺序分别编入第 1 组及第 2 组,其中第 1 组共 230 例,男 130 例,女 100 例,年龄 7~ 72岁;第2 组共 250 例,男 140 例,女 110 例, 年龄 6~70 2 岁。 手术方法及术中处理第1 组采用麦氏切口,采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及切口, 行一期缝合。第2 组采用麦氏切口或右下腹探查切口, 术中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用 % 碘伏或 % 甲硝唑冲洗切口, 放置陶氏腔引流管 1条, 另戳孔引出,术后第 2~3 天拔除引流管,行一期缝合。 术后抗生素的应用两组均采用先锋霉素V 及甲硝唑注射液静脉滴注 5~7 天。 观察结果见表 1 、表 2。表1 两组的感染率比较(略) 表2 感染病例与年龄的关系略 2 讨论 冲洗切口表1 中显示第 1 组与第 2 组的感染率有着显著差异。第2 组采用 % 甲硝唑或 % 碘伏冲洗切口, 能有效地控制感染。甲硝唑抗菌谱广, 对厌氧菌有强大的效 3 力, 而碘伏也具有杀菌谱广, 杀菌力强, 且毒性低、无刺激性的特点。阑尾切口感染绝大部分为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混合感染, 由于细菌共生的结果, 需氧菌耗竭环境中氧气, 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 采用甲硝唑或碘伏冲洗切口, 减少细菌的浓度, 又可造成高氧环境, 阻止厌氧菌的生长, 有利于切口愈合。 适时引流因为重症阑尾炎都合并有腹膜炎,虽然术中都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但未必都能冲洗干净,故第 2 组全部采用放置陶氏腔引流管引流 2~3 天,起到良好的效果。放置引流管, 能有效地引出腹腔剩余的渗出液, 有效地减少渗出液, 可减少原切口再次感染风险, 又可防术后肠粘连。放置引流管时不能从原切口引出,要另戳创口引出,当腹腔引流物从原切口引出时, 引流液可同时污染切口各层组织, 造成感染, 从切口感染的细菌培养中约 50% 可分离出大肠杆菌[ 3] ,足以说明切口感染与阑尾污染有关。 重症阑尾炎切口的选择第2 组采用了较灵活的方式, 即肥胖者或伴有严重腹膜炎者采用右下腹经腹直肌探查切口, 因此切口手术视野较大, 有利于冲洗、止血等手术操作。 年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