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跨国公司的鲜花与陷阱.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跨国公司的鲜花与陷阱.doc

上传人:学习一点 2022/7/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跨国公司的鲜花与陷阱.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跨国公司的鲜花与陷阱
魏 才 跨国公司在中国掀起建立研发中心的热潮,这并不是要给中国带来先进的技术,而只是要抢夺富足的中国市场与科技人才

今年9月,世界领先的存储管理软件厂商VERITAS斟酌已久的中国研发中心终跨国公司的鲜花与陷阱
魏 才 跨国公司在中国掀起建立研发中心的热潮,这并不是要给中国带来先进的技术,而只是要抢夺富足的中国市场与科技人才

今年9月,世界领先的存储管理软件厂商VERITAS斟酌已久的中国研发中心终于落地北京。而此前不久,3M公司、思科、飞利浦、本田等8家领军跨国公司集体落户上海。在广州,投资2000万欧元的法国电信研发中心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之中。
跨国公司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建立研发中心的热潮,据商务部透露,截至今年9月,外商投资设立的研发中心约750余家。
业内专家解释说,这是继市场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之后,技术国际化已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而中国现在正是应了这一趋势。
不过,且莫急于欢呼,这对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还需要冷静分析。

意在市场

美国跨国公司研究专家Dalton与Serapio通过实证研究认为,海外设立研发中心的动因主要分为两个类型:市场驱动型和技术导向型。市场驱动型主要是开发设计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为当地开发新产品和支持母公司在东道国的生产、销售与服务机构。技术导向型主要目的是:挖掘R&D人才,发展新科学与新技术,为更广泛的顾客开发新产品,监控国外的技术发展同参与合资或者合作研究。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大举进入中国的动因主要有二:
一是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跨国公司将研发中心搬到中国,“用中国人的智慧占领中国市场”,可谓顺理成章。以微软研究院、IBM、甲骨文研究所等诸多IT名企的中国研发中心的工作而言,他们的研发就主要集中在产品的本地化,但这些无一涉及到这些名企的核心技术。
另外一个原因是技术控制。商务部调查显示,有46%的跨国公司倾向于建立独资的研发中心,其首要原因就在于技术控制。即便是采取合资的形式,外方也注重追求研发机构或合资公司的控股权,取消中方原有的研发机构,或把中方的相关机构置于附属地位,封堵在中国的技术扩散渠道。
在制药业享有盛誉的礼来公司和其设立的开拓者化学研究管理公司,为了防止技术外泄,就订有严格的秘密保护协议。开拓者化学研究管理公司的所有研究数据及结果全部直接交给礼来公司,该公司的研究组与礼来公司的研究组之间每周都要举行电话会议,专利组之间还要定期沟通情况,以保证其安全性。即便采取了这样严格的产权保护措施,礼来公司也仅仅把最初的化合物合成阶段的研发放在了中国,而其核心技术研发仍保留在本部。
显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主要目的是更有利于迎合中国消费者,从而更快地抢夺巨大的中国市场,并不是要为中国引进技术。
IBM早在1995年9月就成立中国研究中心,但是其研究方向大多以本地市场为主,开发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大多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这从IBM每年申请的专利中可见一斑:几乎90%以上的技术专利都是出自IBM在美国的研发中心,而中国的研发中心则连1%都不到。
松下集团在中国也投资了两个研发中心,它们都是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