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追寻生命的课堂.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追寻生命的课堂.doc

上传人:学习一点新东西 2022/7/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追寻生命的课堂.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追寻生命的课堂
施彩云 关键词:生命;课堂;希望;情感;智慧
中图分类号::B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5-0057-03

什么是生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
是我们教师本身上课缺乏***,学生的的***在单调枯燥的教学中干枯了;二是我们的课堂纪律严格、刻板,学生的热情被扼杀了。
特级语文教师孙双金为一堂好课提出了一个很生动的“四个小”标准:学生小脸通红,小眼闪亮,小手直举,小口常开。这就是学生课堂***的最好体现。没有***的参与,不会有“小脸通红,小眼闪亮”的激动表现,没有***的推动,就不会有“小手直举,小口常开”表达欲望。
有了***,学生的学****才是投入的、积极的,思维才是灵动的、活跃的。在学****的***中,学生有一种学****的高峰体验。这种体验是快乐、是难忘的。伴随着学****高峰的体验,也许学生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不吐就难受。于是,课堂中,有的学生举手不行,嘴里还叫着“我说,我说。”有的冒险也要把自己的答案公布于众。甚至情不自禁的大声插嘴了。
当学生真正投入学****时,老师也会从学生发亮的眼睛、兴奋的神情中而得到激励,把课讲得更好。不言而喻,这样的课堂才能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只要这样讲课,我们每一位教师谁都能得到这种切身体验。
当然生命状态的课堂是多变的。如果,学生在该安静的时候仍然***洋溢,难以安静,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控、引导,而决不能靠简单的纪律和粗暴的压制来维持纪律。这个过程本身,也有助于学生学****如何自我控制和尊重他人。

三、生命的课堂应飞扬生命的智慧

帕斯卡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教育的目的》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古代的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沦落到学校的教材知识,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
我们教育缺什么――缺智慧。那么,课堂的智慧来之何方?来之于有智慧的教师通过有智慧的教育培养了有智慧的学生。因此,智慧首先来之于教师的课堂智慧,其次学生的智慧应该在宽松的环境中萌发,在主体的体验中生成,在生活的情景中激发,在质疑争论中碰撞,在讨论想象中放飞。
我在《黄河象》这一课的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体会“科学假想”的科学性、严密性。而就在对感受这一内容的引导中,一个学生冷不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质疑:科学家的假想不对!这一下子就打乱了我的教学设计。按原设计,在感受科学假想严密性的基础上,我将引入一个开放性的练****除了科学家这一种假想外,还可能有其它的假想吗?现在,学生对这一假想产生了怀疑,后面的教学该如何展开呢?
出于对学生的尊重,我****惯性地追问了一句:“请说说看,科学家的假想哪里不对?”
“大象的尾椎哪去了?科学家没有这方面的假想,因此科学家的假想不严密、不科学。
“课文第一自然段说,‘除了尾椎之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它的尾椎化石哪去了?科学家在假想中并没有提到。”
“可能是挖掘时没有找到吧。”为了不影响教学的进程,我急忙解释。
“不对。课文中说,‘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