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传统技艺
渔网的编织及使用
目录
第一章织网前的准备工作
梭子的制作
尺板的制作
网线的选择
第二章撒网的织法
网纲的制作
织法
第一节网纲的制作
网纲是整条鱼网的大纲部分,所以做一条结实耐用的网纲是决定渔网是否好用的第一步,渔网的制作很简单,用一根八米长的粗轮胎线两头交错对接三次,
选一个粗细一致的圆筒茶叶盒或易拉罐 ,从线轴上取六股尼龙
线,预留出十米,从十米处用线轴往圆筒上缠线,一共缠32匝,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为什么缠32匝,32匝代表这条网将织成32个网兜的渔网,前人把它定制为32兜是因为,32是4*8的乘积,,渔网的对称性直接影响渔网被抛出去时
渔网的张开,,然后用细线扎紧,,,绕线圈结成单死结,,横梁上,这样织网前的所有的准备工作都以完成.
第三节织网
渔网的绳结分为活结和死结两种,死结又分为单死结和双死结两种,如图:
织网时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尺板的上沿 ,右手拿梭子,将梭子上
的线搭在尺板内侧凑近线圈弧顶部位 ,左手拇指趁势将尺板和梭线摁
住,左手小拇指钩住梭线,右手食指搭于梭尖之上,从左手无名指和小拇指之间的梭线外侧穿过,向内带出梭线并绕住梭线外旋,将梭线旋转的套在食指和梭尖上,这时右手上挑,食指展开与梭尖形成夹角,用梭尖穿过线圈上的任何一匝线,然后再用食指捏住梭尖使梭子穿过匝线,右手拿梭子下坠,这时线圈的匝线被拉直到一定地点,将尺板上沿顶到匝线顶端,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使劲捏住梭线和尺板,松开钩住梭线的左手小拇指,,重复,
直到织完上面所有匝数。
织完所有匝线之后,不要拆下尺板,将节余的十米母线缠到另一个梭子上,将母线系到第一个匝线的顶端,再系到第一个网眼的顶端,将梭线和母线绕过尺板系成一个活结,再用梭线系成死结,这样第一圈的半个网眼就算织完了(每织一圈是半个网眼,两圈才算织一个网
眼)
生眼
生眼是指在渔网上加眼 ,让渔网面积渐渐增大 .现代化的织网机
是织不出有生眼的渔网的 ,所以鉴识机器网与手工网的重点是看有没
有生眼,此外由于体制网是用网片裁剪出来的 ,所以体制网都有接缝.
常用渔网生眼有三种形式 ,隔三眼生一眼,隔两眼生一眼,隔一眼生一
,接下来开始生眼,生眼和普通织法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就是织完一个结之后不要去织下一个结,而是再绕尺板一周在上面织过的网结上打一个双死结,此后的每一个结都是如此,
直到织完一整圈,这称为“一世” 而到“第二生”的时候就是每隔一
个眼生一个眼,依此类推,需要注意的是生眼和生眼是上下相对的,
如果出现错位现象说明重生眼的时候多半或少数了。 生眼是特别重点
的部位,一定要牢切记着生眼的地点和生眼的时间, 甚至好多老渔民
都犯近似错误,一条鱼网辛辛苦苦织了好长时间才发现生错了眼或忘
了生眼,到头来不得不用剪刀全部剪掉错误的部分。
根据尺板的规格不同,每一世都有固定的尺寸,计算好每生的尺
寸,就能够推算出渔网的大小,以2CM的尺板为例来计算,每个网眼
的长度是4cm,而每一世渔网包含了个网眼(以三眼生一眼计算)得
出每生的渔网长度是 14
CM,如果想织3M左右长的渔网的话需要起码织 20生渔网(网兜部分
需要起码80CM的长度)
织网兜
经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得出了网苗(网兜以上的部分俗称网苗)的长度,
按照自己的长度要求织完网苗之后,就应当指望网兜了,在最后一个生眼往下的部分称为网兜,网兜的编织并不复杂,不用生眼。可是要求网结要打得结实平整,尽量防止活结,斜眼的出现,所以要求网兜部分织得速度要慢一些,网兜的长度不要小于80cm最好能织到1m。因为从生眼往下还要留10~20cm的濮水(濮水是俗语,指的是拉网的时候网兜部分有足够的空间紧贴水底,防止鱼贴地逃跑)需要强调的是,网兜的选线一定要结实耐用,最好采用较粗的轮胎线,因为网兜部分是捕鱼的重点部位